君士坦丁堡大皇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君士坦丁堡大皇宮 |
---|
|
君士坦丁堡大皇宮(希臘語:Μέγα Παλάτιον、拉丁語:Palatium Magnum、土耳其語:Büyük Saray),又稱為神聖宮殿(拉丁語:Sacrum Palatium、希臘語:Ιερόν Παλάτιον[[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el的條目]]),是土耳其伊斯坦堡法齊赫半島東南端的拜占庭皇宮建築群。君士坦丁堡大皇宮是公元330年至1081年間拜占庭皇帝的主要居所,作為帝國的行政中心超過八百年。君士坦丁堡是由西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所建。君士坦丁大帝在317年發佈〈米蘭勒令〉,承認基督教為合法的宗教,允許人民自由信奉,他也是第一個信仰基督的羅馬皇帝。為了保護帝國的東邊不受哥德人及波斯人的攻擊,君士坦丁大帝決定在帝國的東部建立一座新的首都。他親自勘測了幾個城市,最後選定在當時不甚有名的拜占庭。
拜占庭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整個城市如同一座天造地設的要塞,易守難攻。拜占庭擁有優良的海港,又是通往亞洲的水陸二線的交匯處,自古以來就被稱為「金角」(在希臘神話中羊角是財富的象徵)。
歷史
當君士坦丁一世在330年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至君士坦丁堡,他計劃為他及其後裔興建一座皇宮。皇宮位於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及聖索菲亞大教堂之間,經歷過多次擴建及修建[1],特別是在查士丁尼一世及狄奧菲洛統治期間。
直至十三世紀早期,君士坦丁堡大皇宮也是帝國的行政及禮俗中心,即使在科穆寧王朝早期布雷契耐(Blachernae)的皇宮才是帝王居所。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君士坦丁堡大皇宮陷落時,卜尼法斯一世(Boniface I)的士兵洗劫了君士坦丁堡大皇宮。拉丁帝國依然有使用大皇宮,但是缺乏資金進行維護,最後一位拉丁皇帝鮑德溫二世甚至拆除了皇宮的主屋頂販賣[2]。
1261年,拜占庭帝國的米海爾八世重奪君士坦丁堡[3],當時君士坦丁堡大皇宮的狀況不良,故皇帝棄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1453年,奧斯曼帝國穆罕默德二世進入君士坦丁堡時,發現了破敗的君士坦丁堡大皇宮,他漫步在空蕩的大殿及樓亭時,低吟了波斯詩人菲爾多西的詩文:
“ | 蜘蛛在凱撒的宮殿裡結網,一隻貓頭鷹在阿夫拉西雅卜的塔內號叫。[4] | ” |
君士坦丁堡的重建使皇宮的大部分建築損毀,不過在二十世紀早期的一場大火使皇宮的一部分暴露出來,發現了一些牢房及墓穴,當時開始在伊斯坦堡進行發掘。直至現時,皇宮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已被發掘,但是完全發掘並不可行的,因為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及其鄰近的建築覆蓋了一部分。大部分已發掘的馬賽克收藏在大皇宮鑲嵌畫博物館(Great Palace Mosaic Museum)。
描述
皇宮位於半島的東南端,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及聖索菲亞大教堂之間的地域。學者認為皇宮裡有連串的樓閣,就像奧斯曼時代的托卡比皇宮。君士坦丁堡大皇宮的總面積超過二十萬平方英尺(一萬九千平方米)。
奧古斯都廣場的「查爾克大門 」(Chalke,「銅門」)是皇宮的主要出入口[5]。奧古斯都廣場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南面,那裡是市內主要道路梅塞大道(Mese,「中央大道」)的起點[6]。廣場以東是馬格瑙拉宮 (Magnaura,「大會堂」),馬格瑙拉宮在後來成為君士坦丁堡大學的所在地[7],廣場以西是米利安(Milion,帝國馳道0里標誌),廣場之南隔着帝王大道(Regia)的是古老的宙克西帕斯浴場。
進入查爾克大門後,其南邊是皇宮侍衛(Scholae Palatinae)的兵營。兵營之後是「十九榻宴殿」(Reception Hall of the 19 Accubita ),接著就是拜占庭早年主要的帝王住所「月桂宮」(Palace of Daphne ),皇帝的臥室(Octagon)便在該宮。在月桂宮有一條通道通往競技場的帝王雅座(Kathisma)。皇宮的主要謁見大殿「金宴殿」(Chrysotriklinos )與皇宮其中一個主要禮拜堂「燈塔聖母堂」(Church of the Theotokos of the Pharos )比鄰,這座大殿由由查斯丁尼二世興建[8],巴西爾一世將它擴建及修復。金宴殿之北是「三葉堂」(Triconchos),由皇帝狄奧菲洛興建[9],可通過一個被稱作「西格瑪」(Sigma)的半圓前廳來到這裡。奢華的新教會(Nea Ekklesia )位於三葉堂的東面,由巴西爾一世興建[10],具有五個華麗的圓穹。新教會一直保留到被奧斯曼帝國征服之前,曾經被用作火藥庫,在1490年被雷電擊中而爆破[11]。新教會與海岸城牆之間的空地是馬上曲棍球的場地。
在距離君士坦丁堡大皇宮較遠的南面海邊是「布科里安宮」(Boukoleon Palace ,「牛獅宮」)的所在,由狄奧菲洛興建,組成了海岸城牆的一部分。直到十三世紀,布科里安宮仍常被使用,特別是在拉丁帝國統治時期,那些西歐的天主教君主很喜歡這個海邊宮殿,那裡有一道海閘可通過帝王專用的海港。
皇宮裡面除了居住着皇族外,還有成群的宮娥、太監、禁軍、教士和宮廷官員,其人口多達兩萬,幾乎相當於一座城市。它由幾座比鄰的宮院組成,包括專門用作官方正式大典的拉馬尼奧爾宮,供皇室居住的達夫納宮,兼作陳列館的沙爾克宮等等。各處宮殿由拱廊相連,宮殿之間的庭院被開闢為御花園。在此基礎上,歷代皇帝又不斷擴大其範圍,增蓋宮殿、加高樓層、添加塔樓、修築高台,最後又在宮殿的周邊輔以各種附屬建築,例如教堂、禮拜堂、浴室、遊樂場、珍寶館、檔案館、馬廄、工廠、倉庫、近衛軍營房等等,這樣,聖宮成了一座既是皇帝居所、又是政府所在地和教會最高機關駐節地的宮殿。
參考文獻
- ↑ André Vauchez、Richard Barrie Dobson、Adrian Walford、Michael Lap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Middle Ages. Routledge. 2000年: 第361頁. ISBN 1579582826 (英語).
- ↑ Steven Runciman. The Sicilian Vespers: a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the later thir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年: 第39頁. ISBN 0521437741 (英語).
- ↑ Deno John Geanakoplos. Constantinople and the West: essays on the late Byzantine (Palaeologan) and Italian Renaissances and the Byzantine and Roman churches. Univ of Wisconsin Press. 1989年: 第173頁. ISBN 0299118843 (英語).
- ↑ Gülru Necipoğlu. Architecture, ceremonial, and power: The Topkapi Palace in the fifteenth and sixteenth centuries. Massachusetts. 1991年. ISBN 0-262-14050-0 (英語).
- ↑ Christopher Kelly. Ruling the later Roman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年: 第32頁. ISBN 0674015649 (英語).
- ↑ George P. Majeska. Russian travelers to Constantinople in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 Dumbarton Oaks. 1984年: 第34頁. ISBN 0884021017 (英語).
- ↑ David Marshall Lang. Armenia: cradle of civilization. Allen and Unwin. 1970年: 第186頁 (英語).
- ↑ John Bernard Burke、Ursula Betka、Roger Scott. Byzantine narrative: papers in honour of Roger Scott.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Byzantine Studies. John Bernard Burke、Ursula Betka、Roger Scott: 第448頁. ISBN 1876503246 (英語).
- ↑ Elisabeth Piltz. From Constantine the Great to Kandinsky: studies in Byzantine and post-Byzantine art and architecture. Archaeopress. 2007年: 第14頁. ISBN 1407301047 (英語).
- ↑ Nevra Necipoğlu. Byzantine Constantinople: monuments, topography, and everyday life. BRILL. 2001年: 第168頁. ISBN 9004116257 (英語).
- ↑ Wolfram Brandes、Wolfram Brandes、Helmut Krasser、Hartmut Leppin、Alexander Demandt、Peter Von Mollendorff、Alexander Demandt、Hartmut Leppin、Helmut Krasser、Peter von Mollendorff. Millennium- Jahrbuch/ Millennium Yearbook: Jahrbuch zu Kultur und Geschichte des ersten Jahrtausends n. Chr./ Yearbook on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First Millennium C. E.. Walter de Gruyter. 2004年: 第391頁. ISBN 3110180359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