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賀耀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8月18日 (日) 13:18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賀耀祖
賀耀祖
原圖鏈接 來自360網
出生 1889年5月13日
湖南省寧鄉縣
逝世 1961年7月16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國民政府軍統局局長

賀耀祖(1889.05.13-1961.07.16)國民黨陸軍上將。湖南寧鄉人,號貴嚴。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入伍當兵。不久被保送入湖南陸軍小學堂,畢業後考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後被送往日本留學。宣統三年(1911年),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時歸國,後得黃興資助再赴日本,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1期輜重科。

人物簡介

國民革命軍中將加上將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早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16年回國後在湘軍任職,1917年任湘軍暫編第1師1旅1團團長,1920年任湘軍暫編1師1旅旅長,1923年任湘軍第1師師長,1926年7月投靠國民黨,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2師師長,參加北伐,1927年初兼任北伐軍江右軍第3縱隊指揮官, 3月任第40軍軍長,4月任江蘇省政務委員會委員,1928年3月任國民革命軍第1集團軍第3縱隊總指揮,1929年4月任湖南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長,1930年5月任徐州行營主任,1931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9月任參謀本部第二廳廳長,1934年11月調任中國政府駐土耳其公使,1935年4月授陸軍中將銜,1937年4月任蘭州行轅主任,1938年2月加上將軍銜,8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1939年底任駐蘇聯特使,1940年回國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主任,1942年12月調任重慶市市長兼重慶防空司令,1945年5月再次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2月辭職,1947年5月任戰略委員會委員,1949年3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8月13日在香港通電起義。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交通部部長,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兼參事室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地方政協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1961年7月16日在北京病逝。[1]

人物生平

耀祖於1889年農曆四月初九出生在寧鄉縣賀石橋村一個殷實家庭。六歲在賀氏族上辦的私塾接受啟蒙教育,十二歲入玉潭書院讀書。賀耀祖小時候很調皮,但又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家裡要是來了乞討之人,還沒等大人反應過來,他便飛快地跑到廚房舀來一大碗米施捨給人家了。

北伐戰爭時期

1905年,16歲的賀耀祖考入湖南陸軍小學第一期,從此正式踏入軍界。1909年入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同年底,因成績優異被清政府公派日本留學,在日本振武學校學習並加入同盟會,後回國參與辛亥革命運動。1912年在黃興資助下,再度赴日本留學,入陸軍士官學校中國學生隊輜重科學習。1916年(民國5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歷任湘軍團副、團長、旅長、第一師師長。1925年,劉少奇在長沙被捕,賀曾參與營救。1926年4月,任護湘軍前敵總指揮兼湘西防務司令,7月投靠國民政府,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2師師長,參加北伐。北伐軍攻占長沙後,接受共產黨人謝覺哉的建議,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二師,開赴江西前線作戰。在攻克北洋軍閥孫傳芳主力扼守的九江後,擔任九江防務。當時九江英商「太古」、「協和」和日商「日清」等公司碼頭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罷工多日。賀派人前往調解,英艦藉口保護租界,向北岸開砲,並派水兵登陸。賀當即指揮獨立一團赴江岸彈壓,經過激烈戰鬥,擊潰英水兵,迫使英租界巡捕和英輪資方人員退出租界,賀部接管九江英租界。北伐途中,賀任九江右軍第三縱隊司令,率部沿長江東下,攻克安徽蕪湖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軍長。1927年3月24日,會同程潛、魯滌平三軍攻克南京,任南京衛戍司令。 1927年4月17日,南京國民黨中政會議決定:加派蕭佛成、蔡元培、李石曾、鄧澤如、何應欽、白崇港、陳可任、陳銘樞、賀耀祖9人為政治會議委員. 1928年春,南京國民政府祖成四個集團軍,再度北伐。3月,賀任第三軍團總指揮兼四十軍軍長。5月1日,由魯西攻入濟南。5月3日日本帝國主義製造濟南慘案」,誣賀為「支那暴將」,要求嚴懲,蔣介石懾其威力,下令撤銷賀兼各職。1929年,賀出任國民政府參軍長。翌年,任徐州行轅主任,協助蔣介石招撫馮玉祥舊屬韓復榘,孫連仲、石友三等部,頗得蔣讚許。1932年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蔣自兼參謀總長)。1935年,任駐土耳其公使。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賀耀祖堅決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贊同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937年5月,賀任蘭州行轅主任,並代理甘肅省主席期間,中共中央派謝覺哉為駐甘肅代表,在蘭州建立八路軍辦事處。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得到賀的支持與合作,曾由賀向馬步青交涉,釋放被關押的原紅四方面軍幹部劉瑞龍、魏傳統等多人,遭蔣介行忌恨而調離甘肅。 其實,謝覺哉既是賀耀祖的老鄉朋友,也是賀的媒人。賀耀祖的夫人倪雯君之前是南京醫院的一名護士,追求進步,熱心公益及婦女事業。據說她另一個秘密身份是共產黨員,在謝覺哉的撮合下,倪雯君便成了賀耀祖的夫人。 他和共產黨元老謝覺哉個人關係不錯。而謝不僅是他的老鄉,還是賀的紅娘。賀的夫人倪雯君,本來就是一名秘密共產黨員,她就是在謝的撮合下,最終才與賀終成眷屬。更重要的,是在謝覺哉的影響和帶領下,賀耀祖思想變得積極進步,即使在他身居高位期間,對於紅軍和共產黨,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與幫助。 1938年2月,賀出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上將主任,對秘書處第三科人事進行調整,指示有關人員多方營救被特務關押的進步青年,發給進步人士去延安的護照和路費,維護中共地下組織的安全,同時積極支持夫人倪雯君從事各種進步政治活動.

他才是軍統「老大」,戴笠也要聽令於他

1938年8軍軍統正式成立,賀耀祖擔任軍統局長, 一項以特務工作擅長的戴笠,只能屈於他之下,當了一名副手,主要原因是戴笠在國民黨政府資歷還淺,因此每當戴笠獲取到重要的情況,首先就要向賀耀祖彙報,戴笠在外橫行霸道,可是在賀耀祖面前根本不敢抬頭,每次必須中規中矩的敬禮。賀耀祖儘管國民黨人,而且還是軍統的老大,可是他對抗日卻不含糊。8月任國民政府軍統局局長。 1939年12月,改任駐蘇特使。翌年10月,任蔣介石的侍從室主任兼行政院經濟委員會秘書長和國家總動員委員會常委。

蔣介石對賀耀祖是又恨又愛

賀耀祖一直都在替國民黨工作,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原則,一些不合理的任務,他會態度非常明確的拒絕, 1942年11月,一架給延安運送藥品的蘇聯飛機因沒有得到放行許可命令,只得停靠在蘭州機場。得到消息後的賀耀祖,便以蔣介石侍從室主任的身份電令國民黨蘭州航空站放行。蔣介石知道後為時已晚,一怒之下免去了賀耀祖侍從室主任的職務。 蔣介石對賀耀祖是又恨又愛,在免去賀侍從室主任後沒多久,又任命賀為重慶市長。結果,賀在擔任重慶市長期間又積習難改,與共產黨過從密切,為共產黨提供了不少方便。

國共內戰時期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由延安飛往重慶,同蔣介石政府舉行和平談判。毛澤東抵達重慶時,賀耀祖專程去機場迎接。他與毛澤東相逢,一見如故,視為知已。賀十分關心毛澤東和周恩來在重慶的安全,多次嚴令有關方面加強保安措施。出於同鄉及對毛澤東的敬慕,特邀請毛澤東赴私邸晚宴。宴畢,還安排了一次小型的湖南同鄉見面會,本來只準備邀請10個人,沒想到湖南老鄉太熱情了,一下子來了200多人,也可見賀耀祖的威望之高。其實在談判期間,周恩來等領導人的安全問題,也多虧了賀耀祖的幫忙,所以多年下來,賀耀祖在共產黨人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毛澤東周恩來在重慶期間有驚無險,安然無恙,應該說離不開賀耀祖的功勞,所以當後來賀耀祖回到祖國的時候,毛澤東和周恩來第一時間設宴回請了他,這大概也可以算作是還禮了。 因為國民黨當局重新挑起內戰,1945年底,賀耀祖憤然辭去重慶市長一職,拒絕蔣介石之委任。 1947年賀耀祖加入"孫文主義國民同盟",與各界人士密切合作,開展反內戰反獨裁專制愛國民主運動。後回湖南,聯絡程潛、唐生智等策劃"自救運動",準備迎接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

1949年8月13日,賀耀祖在香港與龍雲、劉斐等44人聯合發布起義通電。賀的這個通電聲明,賀耀祖的行為讓蔣介石大怒,派了特務去殺他,還好中方早有準備,周恩來派人保護賀耀祖,並且將他送到了華北解放區。在同一年的冬天,賀耀祖回到了祖國,來到了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恩來的親自接待,並設宴招待。 解放後,賀先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交通部長、中南行政委員會參事室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還被選為第二、三、四屆民革中央常委.

一生追求進步,是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的摯友

1961年7月病逝於北京,享年73歲,骨灰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伍出身的賀耀祖,雖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國民黨效力,但卻是個有良知和正義感的軍人,他一生追求進步,是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的摯友。而且令人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非常有眼光的人,早年曾創辦"鵝山中學"(玉潭師院的前身),為寧鄉早期教育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賀耀祖有什麼功績,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其實,賀耀祖對於中共一直是有好感的,雖然他的一生都在為國民黨奉獻,但在私下卻資助中共發展。更是在1945年重慶談判時,暗地裡保護著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和周恩來,讓他們兩人最終得以安全離開,賀耀祖功不可沒。 等到國共內戰爆發後,賀耀祖最後宣布退出國民黨,加入了「孫文主義同盟會」,在湖南又暗中謀劃起義,最終讓中共和平佔領湖南。事後,周恩來指示將賀耀祖護送到北京,毛澤東親自接待。鑑於賀耀祖對於中共的卓越貢獻,他死後被葬入了八寶山革命公墓,他是唯一一個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的軍統。 [2]

賀耀祖的夫人是倪斐君中共秘密黨員

倪斐君比王定國祇大一歲,是浙江鎮海人,但也是護士出身。1932年,她在南京一家醫院當護士,認識時任國民黨參謀部次長的賀耀祖,隨後由賀耀祖的同學唐生智、葉開鑫做媒,兩人於1933年結為夫婦。 有趣的是,這個賀耀祖與謝覺哉,都是湖南寧鄉同鄉,且兩人在年輕時就相識。蘭州時,謝覺哉與賀耀祖經常見面。兩位夫人也一起交談。 這時候雖然國共合作了,但是,賀耀祖認為中共是在野黨,共產黨搞民運有本事,但抗戰是政府和軍隊的事,不克不及靠民運,要靠美國人,同謝覺哉保持一定距離,謝覺哉耐心開導他,還是作用不大。謝覺哉不能不背後開頑笑稱賀耀祖為「牛皮糖」——意思是不受力。不料,在此期間,王定國卻與賀耀祖夫人倪斐君在交往中成了知心朋友。兩人幾乎是無話不談。

在交往中,王定國鼓動勉勵、支持倪斐君為抗戰做貢獻。倪斐君以省主席夫人身份,在甘肅組織了婦女後援會,做了大量抗日救亡工作。在抗日救亡中,她終於認識到只有中共才是真正救國救民的,於1938年加入了中共。於是,在甘肅,省主席是國民黨,其夫人是共產黨。引用錯誤:缺少 <ref> 標籤的結束標籤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