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和 | |
---|---|
出生 | 582年 |
國籍 | 中國 |
知名作品 |
|
李和(582---506),本名慶和,其先隴西狄道人也。後徙居朔方。以累世雄豪。善於統御,為夏州酋長。和少敢勇,有識度,狀貌魁偉,為州里所推。賀拔岳作鎮關中,乃引和為帳內都督。以破諸賊功,稍遷征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爵思陽公。尋除漢陽郡守。治存寬簡,百姓稱之。
至大統初,加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都督,累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夏州刺史,賜姓宇文氏。太祖嘗謂諸將曰:"宇文慶和,智略明贍,立身恭謹,累經委任,每稱吾意。"遂賜名意焉。改封永豐縣公,邑一千戶。保定二年,除司憲中大夫,進爵義城郡公。尋又改封德廣郡公,出為洛州刺史。和前在夏州,頗留遺惠,及有此授,商、洛父老,莫不想望德音。和至州,以仁恕訓物,獄訟為之簡靜。天和三年,進位大將軍,拜延綏丹三州武安伏夷安民三防諸軍事、延州刺史。六年,進柱國大將軍。建德元年,改授延綏銀三州文安伏夷安民周昌梁和五防諸軍事。以罪免。尋復柱國。
隋開皇元年,遷上柱國。和立身剛簡,老而逾勵,諸子趨事,若奉嚴君。以意是太祖賜名,市朝已革,慶和則父之所命,義不可違。至是,遂以和為名。二年,薨,贈本官,加司徒公、徐袞邳沂海泗六州刺史。諡曰肅。子徹嗣。
【志蓋】大隋上柱 / 國德廣肅 / 公李史君 / 之墓志銘
【志文】大隋使持節上柱國德廣郡開國公李史君之墓志銘 /
公諱和,字慶穆,隴西狄道人也。系曲仁而導緒,闡魏而開基,會稽以秉節流名,汝南以雄 /風著稱。自茲厥後,英賢世襲。祖儼,大將軍、秦河涼三州牧、河南王。父辯,鎮西大將軍、河州/刺史、隴西公。令望嘉聲,傳諸史策。公含璋天挺,稟秀篤生,蹈顏冉而為儔,躡韓彭而可輩,/孝友絕人,誠亮有本。魏之末年,政去王室,蝟毛峰起,寓縣沸騰。公思極橫流,志存匡合,於/是拂衣聚眾,擐甲治兵,與夏州刺史元子雍同心起義,策勛王府,帝有嘉焉。俄而元樹宗 /支,竊據譙邑,公戎車長邁,不日而平。詔除安北將軍、銀青光祿大夫,賞功也。尋為大都督、/出防徐州。值天子西移,關河路斷,公乃崎嶇嶮岨,歸衛乘輿,封新陽縣開國伯,五百戶。復/為持節、安北將軍、帳內大都督。竇泰蟻徒,軼我城保;高歡偽類,據我弘農。公負羽先鳴,蒙/皮追北,河橋沙苑,功最居多。進爵為公,增邑五百,出為漢陽太守,兼城防大都督。累除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姓宇/文。昔軛輅進辭,方聞改族,同鄉舊狎,始得移宗,以古況今,獨稱高視。出為夏州諸軍事、夏/州刺史。周元年增邑一千,從班例也。改封闡熙郡公,還為司憲中大夫。篤志平反,留情報/讞,同景興之寬恕,有君達之哀矜。改封義城郡公,除洛州諸軍事、洛州刺史。褰襜踐境,遠/肅百城,行部露章,申威屬縣。又改為德廣郡公,天和二年,總率洛遷金上四州士卒,納糧/於秭歸、信陵二城,而蠻酋向武陵、向天玉等侍險憑山,舊為民害。公因茲耀武,示以威懷,/群蠻凶懼,相繼降款。還除大將軍,使持節如故。出為延綏丹銀四州、大寧、安民、姚襄、招遠、/平獨、朔方、武安、金明、洛陽、源啟淪十防諸軍事、延州刺史,總管之內,編雜稽胡,狼子難馴,/梟音靡革,每窺蕃政,有斁邊疆。公未及下車, 仁聲已暢,傾陬盡落,偃草從風。實倉廩而息/干戈,勸農桑而變夷俗。就遷柱國,余如故。建德六年,群稽復動,天子以公舊憓在民,遺風/被物,率眾三萬,所至皆平。出為荊淅淮湖純蒙禮廣殷霍鄭豫溱十三州諸軍事、荊州總/管。復為延州總管,加上柱國。細侯再撫,比跡易追,子虞重臨,方之何遠。公狀貌魁梧,腹尺/瑰麗,尊君奉上,不二其心,御下臨民,有一其德,恭以自基,讓以明禮。七札可穿,嘗雲未藝,/五行俱瞻,終夜忘疲。獻策陳謀,則手書削稿;弼違補闕,則知無不為。而遘疾彌留,奄從怛/化,開皇二年四月十五日薨於家,春秋七十七。有詔贈使持節、司徒公、徐兗邳沂海泗六/州諸軍事、徐州刺史,諡曰肅,禮也。其年歲次壬寅十二月辛未朔廿六日丙申,葬於馮翊/郡華池縣萬壽原。子廣達等痛結蓼莪,懼深陵谷,播茲遺愛,用展如疑,乃為銘曰: /
系出高陽,源因柱史,乍分上蔡,時移槐里。趙北稱良,漢飛傳美,不褰不墜,寔惟夫子。爰始/成童,以擅豪雄,回戈舍日,免胄趍風。聯嗣駁馬,宛轉琱弓,尺書制敵,雅曰臨戎。自此擁麾,/揚聲漠垂,入司貔虎,出總熊蠄。有懷退讓,秉操謙卑,佳官屢轉,好爵頻縻。分竹為守,丹帷/作屏,胡塞無塵,蠻方載靜。麥秀岐穗,禾低同穎,寇君宜□,鄧侯難請。從容退仕,偃息田家,/約游□劍,徐轉安車。前驅駟馬,後臥鳴茄,方期克壯,遽逐西斜。嗟矣攝生,扃哉人世,穎如/石火,危深秋蔕。宿草向蕪,高松行蔽,不有鐫勒,孰傳來裔。
【疏證】李和墓誌,1964年出土於陝西省三原縣陵前鄉雙勝村李和墓。
《周書》卷二九、《北史》卷六六有傳,略於墓誌。志文"公諱和,字慶穆"。據本傳,李和本名"慶和",宇文泰賜姓"宇文",並賜名為"意"。隋朝建立後,"以意是太祖賜名,市朝已革,慶和則父之所命,義不可違。至是,遂以和為名"。
李和之祖李儼,不見於正史。其父李辯,《周書·李和傳》:"以累世雄豪,善於統御,為夏州酋長。"可見其父名辯,字僧養。墓誌中其祖、父的結銜,可能是後來的追贈。
志文"魏之末年,……與夏州刺史元子雍同心起義"。《魏書》卷一○六下《地形志下》記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改統萬鎮置夏州。北魏末年任夏州刺史者為源子雍,六鎮之亂時,源子雍固守夏州,後又"率士馬並夏州募義之民,攜家席捲,鼓行南出",鎮壓叛亂。代郡源氏為北魏太武帝時賜姓,源氏本河西禿髮氏之裔,而禿髮即拓跋之轉,二氏同源。因此,墓誌"元子雍"即"源子雍"。
從李和之父"累世雄豪,善於統御,為夏州酋長"及李和與源子雍"率士馬並夏州募義之民"看,李和家族當為夏州本地豪強,極可能屬於稽胡。
志文"元樹宗支,竊據譙邑,公戎車長邁,不日而平"。元樹是北魏咸陽王元禧之子,降梁,531年,梁武帝派遣元樹占領譙城。孝武帝太昌元年(532)七月,北魏東南道大行台樊子鵠、徐州刺史杜德攻克譙城,抓獲元樹。李和參與了這次戰役,勝利後"詔除安北將軍、銀青光祿大夫"。
《周書·李和傳》:"賜爵思陽公,尋除漢陽郡守。"而據墓誌,李和初封新陽縣開國伯,後"進爵為公,增邑五百,出為漢陽太守",至北周"改封闡熙郡公"。從敘述看,"進爵為公"並未改封,當為進爵新陽縣公。而從時間角度對比,本傳"賜爵思陽公"與墓誌"進爵為公"當為一事。"思陽"之名,不見於其他史料,而"新陽"確為北魏縣名,且曾獲封"新陽"者,並非李和一人。因此,本傳"思陽"似為"新陽"之誤。
志文"賜姓宇文,……同鄉舊狎,始得移宗"。陳寅恪先生指出:"西魏賜姓之制,統軍之將帥與所統軍人同受一姓。"那麼此志文可有兩種解釋,要麼表明李和手下的軍隊很多是他的"同鄉舊狎",這是有部落兵色彩的,可作李和為稽胡之旁證。要麼表明李和一人獲得賜姓後,同時改姓的不僅包括其統領的部隊,而且還包括"同鄉舊狎",隨之改姓的範圍是比較廣的。
志文"改封闡熙郡公,還為司憲中大夫"。本傳作"改封永豐縣公,邑一千戶。保定二年(562),除司憲中大夫"。二者相較,李和在封闡熙郡公前,還曾獲封永豐縣公。司憲中大夫,正五命,《唐六典》卷一三《御史台》御史中丞條注:"後周秋官置司憲中大夫二人,掌丞司寇之法,以左右刑罰。"
武帝天和二年(567)李和率兵攻"蠻酋向武陵、向天玉"事,本傳不載。向氏與冉氏、田氏並為蠻之大姓,天和初,"信州蠻冉令賢、向五子王等據巴峽反,攻陷白帝,黨與連結二千餘里。周遣開府儀同三司元契、趙剛等前後討之,終不克。〔天和元年〕九月,詔開府儀同三司陸騰督開府儀同三司王亮、司馬裔討之"。《北史》卷七五《趙煚傳》:"向天王以兵攻信陵、秭歸,〔硤州刺史〕煚襲擊破之。"李和出兵所指亦"秭歸、信陵二城"。因時間、地點合,故疑志文"向天玉"即"向天王"。若是,則向天王是在李和與趙煚夾擊下被打敗的。在第二年,北周軍隊先後抓獲了冉令賢、冉西梨、向五子王、向天王等,並"悉斬諸向首領"。
志文"出為延綏丹銀四州、大寧、安民、姚襄、招遠、平獨、朔方、武安、金明、洛陽、源啟淪十防諸軍事、延州刺史"。據本傳,李和在"天和三年,進位大將軍,拜延綏丹三州武安伏夷安民三防諸軍事、延州刺史。六年,進柱國大將軍。建德元年,改授延綏銀三州文安伏夷安民周昌梁和五防諸軍事"。以州名相較,墓誌似將天和三年與建德元年(572)的兩次任命合為一說。丹延綏銀四州,從南到北處於北周與北齊的邊境,由於戰爭,諸防的置廢都比較頻繁。同時,這一帶又是稽胡主要的分布區,故墓誌有"總管之內,編雜稽胡"之語。而派李和管理此地,或與其家族為稽胡且"累世雄豪"有關。
《周書》卷六《武帝本紀下》記建德四(575)年二月"柱國、廣德公李意有罪免",墓誌對此避而不談了。
志文"建德六年,群稽復動"。據《周書》卷四九《異域上·稽胡》,建德五年北周敗北齊軍隊於晉州,"齊人所棄甲仗,未暇收斂,稽胡乘閒竊出,並盜而有之。乃立〔劉〕蠡升孫沒鐸為主,號聖武皇帝,年曰石平"。建德六(577)年,滅北齊後,武帝派兵討稽胡,以齊王宇文憲為行軍元帥。可能因為出身於此並曾經在此駐守、對稽胡比較熟悉的緣故,李和被重新起用,參與了這次戰役,"率眾三萬,所至皆平"。
"葬於馮翊郡華池縣萬壽原"。馮翊郡華池縣,不見於其他記載,此墓誌可為隋初馮翊郡設華池縣之強證,而由墓誌出土地亦可確知華池縣在今陝西省三原縣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