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邵荣

Ywlin讨论 | 贡献2019年2月27日 (三) 17:34的版本

邵荣(?—1362)元末著名红巾军将领,先从郭子兴起兵于濠州。郭死后,又从朱元璋渡长江建立了以应天(今南京)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邵荣
邵荣
出生 (?—1362)
应天府上元县
职业 著名红巾军将领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邵荣 出生地 应天府上元县
别 称 邵六 去世时间 1362年
所处时代 元朝末年 主要成就 著名红巾军将领
民族族群 汉族

人物经历

至正十六(1356)年,朱元璋接受了小明王的册封,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至正十九年(1358)五月,小明王又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而平章一职则由邵荣接替。有的史书上也指出,邵荣在之前就已是平章了,即朱、邵二人一度是平级。

邵荣功勋显赫,《明史·常遇春》传中说“先是,太祖所任将帅最著者,平章邵荣、右丞徐达与遇春为三。”但邵荣此人也颇有野心,他不甘心于位居朱元璋之下。

1362年,当他平定处州之乱回到应天后,于是阴谋与另一将领赵继祖发动政变推翻朱元璋。结果消息走漏,反被朱元璋擒获,最终邵荣等人被杀。

邵荣之子邵佐,因父亲一事牵连,被充军到安康。洪武二年(1369),燕乾奉调安康,遇到邵佐,就用自己的长子燕祥替换邵佐充军,把邵佐抚为养子。

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上奏朝廷,请求免去邵氏一族之罪。洪武十四年(1381),邵佐在水西赤水卫与元军作战时战亡。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燕乾去世,朝廷封其为毕节城隍,封邵佐为城隍左判官。

邵张氏族

邵荣死后,其两个儿子,一路向北,行至河南省淮阳县县城北二十里之地,今淮阳县城关镇张小庙,穷困潦倒,幸得张氏宗族救助,为报恩情,留下三个孩子改姓张,余下继续北行,张小庙邵氏传至今天之邵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