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G.多馬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25日 (三) 12:35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格哈德·多馬克(德語:Gerhard Johannes Paul Domagk,1895年10月30日-1964年4月24日),是一德國病理學家、細菌學家。因發現磺胺類藥物百浪多息的抗菌作用,於1939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不過卻由於納粹政權的強迫而拒絕獲獎, 直到戰後的1947年,多馬克才正式接受了諾貝爾獎。[1]

生平

格哈德·多馬克是德國病理學家、細菌學家。因發現磺胺類藥物百浪多息的抗菌作用,於1939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895年 10月30日生於德國勃蘭登堡瓦古夫 (今波蘭),1964年4月24日,卒於德國柯氏希斯費爾德附近的布格貝格。

1921年獲基爾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相繼在格賴夫斯瓦爾德及明斯特大學講授病理學。1924年曾著文論述網狀內皮系統的抗感染功能。1927年被染料工業托拉斯(拜耳公司)任命為實驗病理學及細菌學實驗室主任。

1909年P.埃爾利希發現有機砷劑的抗梅毒螺旋體作用,但在一般細菌的化學治療方面卻無進展,拜耳公司決定在這方面進行探索。1932年其同事合成皮革染料百浪多息紅,他用小鼠做實驗,發現該染料能控制鏈球菌感染。1935年他才發表其發現,文中對藥效作了嚴謹的論證。1936年巴斯德研究所人員證明,百浪多息的抗菌作用來自其分解產物磺酰胺,這導致大量磺胺藥的合成。過去多種兇險的細菌感染從此得到有效治療。1939年因納粹之阻,他未能接受諾貝爾獎,僅於1947年領到獎章。1946年又與同事發現氨硫脲的抗結核作用;後又曾研究癌瘤的化學治療,但未獲成效。他的成就得力於與化學家的合作,這與德國化學工業重視藥物研究的傳統有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