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 (越秀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路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一條集文化、娛樂、商業於一體的街道,是廣州市有史以來最繁華的商業中心[1][2],日均人流量約35萬人次。北京路北起廣衛路,南到沿江中路,全長1,500多米。
歷史介紹
舊時的北京路,是廣州大南門(今北京路、大南路口)內外的一條南北向主要街道。宋代滅南漢後,拆南城牆,將南城沿至江邊,建「雙闕」。1244年,建雙門樓,從此北京路中段被稱作雙門底,漸成為商業區。清代時,今北京路由北至南依次為承宣直街、雙門底、雄鎮直街、永清街,以賣書坊、古董市、花市為著名[3]。清雍正年間,現北京路與沿江路交匯的珠江邊,是天字碼頭的所在地,為清代時是專為迎送官員而設,附近的接官亭正是當時迎接官員的地點。
中華民國九年(1920年),廣州拆城牆開路,將此路改名為「永漢路」(國民政府使用粵音英文名「Wing Hon Road」),取的是清朝已滅,把南街名「永清」變為「永漢」之意。1936年,曾任國民政府首任立法院長的胡漢民去世後,又胡本身乃廣州人,為紀念之,永漢路更名為「漢民路」。1949年10月中國共產黨奪取廣州後恢復原稱。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當局改名為「北京路」,寓意廣州人民擁護黨中央,嚮往首都北京之意。至今沒有恢復舊名。
文化
北京路從清代起已有壁魚堂、汲古堂等書店和曾宗周朱墨店、劉中山筆店,這一帶還聚有大量刻書坊。
從1907年1月上海的商務印書館在永漢北路創辦分館開始,就不斷有新的書局、書店在這裡設立。1912年冬,上海的中華書局在永漢北路設立分局(今聯合書店)。1921年,以出版教科書和文化教育用書為主的上海世界書局在惠愛路昌興街設分局,後又在永漢北路設立分局。1924年,上海民智書局在永漢北路設立分局,廣益書局,會文堂書局,錦章書局等大型出版機構也先後在永漢北路設立分局[4]。在陳濟棠主粵的1920-1930年代,廣州市區基本形成以永漢北路、文德北路、光復中路、十八甫等為中心的出版發行集中地[5]。
現在北京路上有兩間琴行、六間書店,分別是有着建於1952年的新華書店、建於1954年的兒童書店、科技書店、聯合書店、古籍書店、教材書店和外文書店。北京路附近還有文具用品店三多軒和古玩店集雅齋。
在北京路範圍同時有其他文物古蹟,包括: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明朝大佛寺、明朝城隍廟、明清大南門遺址、清代廬江書院、廣州起義紀念館等,正在發掘的古蹟有:秦番禺城遺址、秦漢造船工場遺址、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唐清海軍樓遺址等。
參考文獻
- ↑ 廣州步行街.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3) (中文).
- ↑ 廣州北京路步行街簡介.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7) (中文).
- ↑ 揭開北京路的歷史謎團. [200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9-21).
- ↑ 廣東省志·出版。
- ↑ 廣州北京路:民國書業曾風流 好像一個傳說. 中國網. 2009-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