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榆林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1]

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辖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常住人口340.33万(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385.04万(2017年)。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

榆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爱心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市中国城市竞争力100强,2011地级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测评100强,2012中国十大创富城市,2012年入选“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3中国西北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榆林古城,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二郎山,府州城,高家堡古城,西峰寺,清涧笔架山景区等各大景点。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陕西省延安市接壤。地理座标:北纬36°57′~39°35′,东经107°28′~111°15′。榆林市行政区划版图形似三角形。榆林最东端为府谷县皇甫乡段寨村,最北端为府谷县古城乡刘家坡村,最西端为定边县刘峁塬乡,最南端为定边县白马要乡铁角城。东西最大长度309公里,南北最大宽度295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21%,居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首。

地形地貌

榆林市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

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榆林市面积的36.7%。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榆林市面积的51.75%。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占榆林市面积11.55%。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

气候条件

榆林市是中国日照高值区之一,在陕西省,日照时间最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593.5~2914.4小时,东北部最高,南部最低。一年之中5~8月日照较多,12~翌年2月份较少。平均日照百分率59~66%,榆林市差异较小,一年中以降冬(12~翌年1月)最大,春夏逐月缓慢减少到夏末秋初(7~9月)最小,中秋到冬迅速增长。

气温四季明显,春温大于秋温,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受北方冷气团控制,气压高、天气晴朗,多高云,冬季平均气温-7.8~4.1℃,气温变化梯度大,梯度方向东南~西北。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为大地封冻期,一般年份冻土深度1~1.2米,入春以后,气温明显回升,平均日增温0.2℃左右。但由于西伯利亚极地干冷气团仍不断南下侵袭,使得春季温度很不稳定,5月中旬局部亦可骤然降雪,到夏天受大陆气团和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的影响,气温高,天气炎热,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多年平均为22~68天。气温梯度小,梯度方向近东~西;秋季在极地气团的侵袭和稳定控制下,迅速降温,尤以10~11月最为剧烈,平均每天降温0.27℃。

水文条件

榆林市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黄河,均较短小,较大的河流主要是四川四河: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无定河。汇入黄河的河流以黄河为侵蚀基准,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其中无定河上游流向三折),支流呈树枝状并从下游到上游增多。较大的河流下游为基岩峡谷,比降较大,支流少而短直;中游一般河谷宽阔,漫滩阶地发育,河道宽浅,较大的支流多在中游汇集。上游多发育在老谷涧上,河流深切成黄土(部分底部切入基岩)峡谷,比降大,多跌哨,流向受古地形的谷、涧走向控制,支流较多,但一般较直。

自然资源

榆林市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煤 炭预测694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天然气预测资源量4.1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气田4个,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石油预测资源量6亿吨,探明储量3.6亿吨;岩盐预测资源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7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湖盐探明储量1794万吨。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煤层气、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榆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下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占全国1/3。每平方米土地下平均蕴藏着6吨煤、140立方米天然气、40吨盐、115公斤油。

煤炭:预测694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榆林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侏罗纪煤田是该市的主力煤田,探明储量1388亿吨,占榆林市已探明煤炭总量95.7%,埋藏浅,易开采,单层最大厚度12.5米,属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1%)、特低磷(0.006-0.35%)、中高发热(28.470-34.330mj/kg)的长烟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是国内最优质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煤田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府谷、靖边、定边、横山六县区。石炭一二叠纪煤田是稀缺的焦煤和肥气煤,探明储量54.74亿吨,单层厚度15.47米,煤田主要分布在神木和府谷两县。

天然气:预测储量6-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中心主储区在该市靖边和横山两县。气田储量丰度0.6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属干气,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有机硫极微,在燃烧中不产生灰渣和地,含没面积2300平方公里。

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油源主储区在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四县。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50%, 其潜在价值达33万亿元。探明储量8854亿吨,主要分布在榆林、米脂、绥德、佳县、清涧、吴堡等地。

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

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榆林市常住人口为 33600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 319898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2456人,增长4.8%。年平均增长率为0.47%。 榆林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33603人,占15.92%;15—64岁人口为 2569890人,占76.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7944人,占7.4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3.4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1.4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0个百分点。 截至2017年末,榆林市常住人口340.33万人,出生率12.15‰,死亡率6.48‰,自然增长率5.67‰。城镇人口196.51万人,占57.7%;乡村人口143.82万人,占42.3%。

民族

榆林市地接甘、宁、蒙、晋四省区,是陕西省的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杂居地区,12个县(区)共有35个少数民族4890人,其中以回族人数最多,有3902人,主要分布在定边县。其他少数民族:蒙古族429人、满族179人、苗族29人、彝族71、土家族38人、藏族76人、壮族35人、朝鲜族19人、僳僳族18人、维吾尔族12人、布依族10人、傣族10人、哈尼族7人、黎族6人、土族6人,其他19个民族共43人。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