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独裁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独裁者
原图链接

独裁者(英语:Dictator)指在独裁专制的政权下,拥有国家最高绝对权力的最高领导人,也有部分人士是透过民主制度成为领导人或由国家元首任命执政后才实行独裁统治。

  • 社会科学及世界史中对于介定独裁者存有争议,因为最常使用这一术语的是出于现代自由主义人士,用法也通常是负面的,用来指责在共和或君主立宪下的领袖,但不包括做出可被认为是独裁行为的殖民地或君主专制政权,也不包括在前普选制下统治阶级的民主制和军阀割据下的政体,而且批判独裁的人经常会默许无政府状态或金权政治,认为前者优于独裁或当后者是民主的必要之恶。
    • 企业管理模式讨论有借用政治学及社会科学关于独裁或专制的理论去评估组织方式及领导风格

德国的大独裁者--希特勒

  • 希特勒是二战时期德国的元首, 大肆鼓吹纳粹主义和宣扬战争,是个非常危险的人物。
    • 独裁者在二战时候却得到了德国人的热烈拥护,直到德国战败后还有很多德国人怀念他,希特勒是个战争贩子,是个危险的独裁者,二战时期德国人为何还那么拥护他?
    • 1.第一,希特勒上台和德国及世界局势有关: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席卷全球,欧洲是重灾区,德国经济遭到严重冲击,国家动荡不安,鼓吹纳粹主义和侵略战争的希特勒正是他们需要的。即使没有希特勒,德国也会产生其他类似的人物,时势造英雄,是当时德国和欧洲的形势造就了希特勒。
    • 2.第二,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虽然鼓吹战争和纳粹主义,但代表的是德国国民利益,代表的是德国国家利益。其主要目的也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的野心,而是为了掠夺国外的财富和市场来改善国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所以希特勒虽然是个危险的战争狂,但仍然得到了德国民众的大力支持。
    • 3.第三,希特勒不仅善于煽动和忽悠,而且确确实实为德国和德国民众做了很多事情。他带领德国人赶走了贪婪的美国财团和犹太资本家,扭转了德国经济颓势,在国内实现免费教育,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冲破了凡尔赛条约的束缚,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现了德国的复兴。希特勒成为了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1]

独裁者的进化理论

  • 独裁者进化转型很快就尝到了好处。他们发现有限度的自由民主不但有效降低了人民的不满,同时亦能令整个官僚体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监察。
    • 表面上,“混合式政体”有著与西方相近、似模似样的选举和媒体,这亦使得统治者们能以这些近似西方民主的外壳为掩护,在面对各种人权控诉以至经济制裁时,谈判上能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 假若人民力量真有挑战到专制政府权威的危险,则立刻可透过戒严、镇压示威集会、取缔被宣扬“非法”的组织,迫使电视台和报社自我审查等方式保住自身权力。
  • “混合式政体”提供了抗争者发挥的空间,那就不应动辄以杯葛选举与政权硬碰硬;
    • 暴力抗争更是当中禁忌中的禁忌。积极培育反对党在有限度的民主制度中与独裁者对垒、尽量联结那些目前与政府勾结,但却随风摆柳、唯利是图的中间派;
    • 最终只要等待大多数民意凝聚到反政府的一方来,再加上一件触发管治危机的事件,外强中干的政府便会瞬间倒台:乌克兰、塞尔维亚、突尼西亚和埃及等国的革命运动,即依此模式进行。
  • 独裁者察觉抗争者变得更聪明, 然而视“和理非抗争”为金科玉律的学者和时事评论员们,却忽略了自阿拉伯之春的一连串民主浪潮后,幸存的独裁者们已警觉到抗争者变得更聪明和更具创意,如果自身不再作进化,就只有流亡或者死亡两个结局。
  • 委内瑞拉的马杜罗在把国家弄得经济一落千丈、民不聊生,反对党来势汹汹之际,却准确判断形势的关键,就在于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于是他先引入了古巴和俄罗斯的军事顾问和雇佣兵,以少数精兵监视重要的军方将领;
  • 这种金字塔层压式、只动用极少资源和部队即能控制全国保安系统的策略,竟令一直坚持透过游行示威和罢工的委内瑞拉反对派动弹不得,所谓的嘲讽行动亦因马杜罗完全无耻而全无效用。
    • 反对派领袖瓜尔多虽曾鼓动军方发动政变亦失败收场。最后数以百万计的委内瑞拉难民选择流亡别国,剩下的平民只能苟且偷生,马杜罗“挟诸候以令天下”可谓独裁者的再进化典范。[2]

参考来源

  1. 寂寞的红酒  . 希特勒是个危险的独裁者,为何二战时却得到了德国人的拥护. 每日头条. 2018-03-15 [2020-06-04] (中文). 
  2. 无神论者的巴别塔. 独裁者的再进化:当你叫人用和理非选举同独裁者周旋,人地已进化至另一境界(Medium加长版). Medium. 2019-09-06 [2020-06-0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