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的图片

虱,shī,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虱

拼音: shī

注音: ㄕ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虱基本信息

拼音: shī 哈哈

繁体字:虱 造字法:

简体部首:虫 部首笔画:6 总笔画:15

笔顺:折横竖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

五笔86:NFJJ

五笔98:NFJJ

五行:金

UniCode:U+8768

四角号码:17136

仓颉:NJLII

GBK编码:CE74

规范汉字编号:

音韵参考

[广 韵]:所栉切,入7栉,she,臻开三入臻生

[平水韵]:入声四质

[粤 语]:sat1

汉语字典

[①][shī]

[《广韵》所栉切,入栉,生。]

亦作"虱1"。亦作"?1"。亦作"?1"。

(1)虱子。

(2)比喻弊害,作恶为害的人。

(3)犹厕身,置身。

(4)鱼瘦而生的白点。

(5)见"虱虱"。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所栉切《集韵》《韵会》《正韵》色栉切,$音瑟。《说文》啮人虫也。《抱朴子·塞难》虱生于我,而我非虱父母,虱非我子孙。《淮南子·说林训》大厦即成,燕雀相贺。汤沐即具,虮虱相吊。《前汉·项籍传》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虱。

又沙虱。《博雅》沙虱,获琗也。《本草》所在皆有之,雨后人晨昏践沙,必著人,如毛发,刺人便入皮里。

又牛虱,在牛身上。

又豕虱。《庄子·徐无鬼》儒需者,豕虱是也。

又狗虱。《韩愈诗》灵麻撮狗虱。《注》灵麻,今胡麻,状如狗虱。《本草》云:一名狗虱。 《集韵》亦作狜。《干禄字书》俗作虱。《六书正讹》从䖵,从汛。汛即迅字,疾也。虱行疾,会意。俗作虱,非。

基本解释

● 虱

shī ㄕˉ

◎ 同"虱"。[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