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線風

於 2020年6月9日 (二) 16:49 由 QLB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金线风</big> ''' |- | File:金线风.jpg|缩略图|居中|'''金线风…”)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金線風

中文學名: 金線風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防己科
屬:輪環藤屬
種: 粉葉輪環藤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採收
毒   性:無毒

金線風[1],中藥名。為防己科植物粉葉輪環藤Cycleahypoglauca(Schauer)Diels的根或藤莖。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利水通淋之功效。常用於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白喉,風火牙痛,腸炎,痢疾,尿路感染及尿路結石,風濕疼痛,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目錄

別名

入藥部位

性味

,性

歸經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禁忌

忌吃酸、辣食物。

藥理作用

~肌松作用。~

相關論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祛風,利水。主治咽喉腫痛,白喉,牙痛,尿路感染及結石,風濕骨痛,蛇傷腫毒。」

相關配伍

1.治慢性氣管炎:涼粉藤、百部各15g,穿心蓮12g。水煎2次。每次煎沸後,放置4h以上,過濾,兩次濾液濃縮至30-60ml,每日1次頓服,lOd為1療程。(《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痢疾:涼粉藤、鳳尾草各15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蛇咬傷:用百解藤根適量,米酒浸過藥面泡7d。內服10-20ml,每日3次,並用藥酒從上而下外搽傷腫處,忌搽傷口[3]。(《廣西本草選編》)

附註

與本品同名及功效相似的同屬植物毛葉輪環藤Cycleabarbata(Wall)Miers.(亦稱銀環藤、銀不換)。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去鬚根或枝葉,洗淨,切段,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根圓柱形,略彎曲,直徑0.5-3cm。表面暗褐色,凹凸不平,有彎曲的縱溝、橫裂紋和少數支根痕。質硬,斷面灰白色,有放射狀紋理和小孔。氣微,味苦

形態特徵

粉葉輪環藤:纏繞藤本。根粗壯,圓柱狀彎曲,直徑1-2cm,外皮灰褐色。老莖具縱向扭曲的粗條紋,小枝纖細,除葉腋或分枝處有簇毛外,余均無毛。單葉互生;葉柄纖細,長1.5-4cm;葉片薄紙質,闊卵狀三角形至卵形,長2.5-7cm,寬1.5-5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至圓形,全緣,兩面無毛或下面被稀疏白色長毛。花序腋生;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由小聚傘排列成間斷的穗狀,花序軸不分枝或有時近基部有短小分枝,纖細,無毛;雄花萼片4或5,分離,長約1mm;花瓣4或5,通常合生成杯狀,聚葯雄蕊稍伸出;雌花序排列成總狀,長達10cm;雌花萼片2,花瓣2,微小,貼生在萼片基部。核果近球形,熟時黃色。花期5-7月,果期7-9[4]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石山灌叢、林緣或草叢中。

參考資料

  1. 金線風,天林中藥材網
  2. 金線風的功能主治《全國中草藥匯編》,中醫世家
  3. 金線風的相關配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金線風的形態特徵,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