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察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張察
| 圖像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公元1851年-1939年]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又名張詧(chá),字叔儼,小名長春,號退庵、退翁,自稱張叔子 | 職業 =,清末民初實業家。
目錄
人物簡歷
張察(1851-1939),又名張詧(chá),字叔儼,小名長春,號退庵、退翁,自稱張叔子。江蘇通州(今南通)海門常樂鎮人。張謇三兄,清末民初實業家。 清咸豐元年(1851)生。父張彭年,母葛氏、金氏。兄弟五人,排行第三,人稱張三先生。兄張譽、張謨,弟張謇、張警(早年夭折)。 同治三年(1864),延師宿孺宋郊祁教讀。 光緒五年(1879)四月,報捐縣丞。九年(1883),由其弟張謇帶入漢城慶軍幕中任事。 光緒十五年(1889),任江西南昌縣幫審。翌年(1890),任良口厘差。 光緒十八年(1892)九月,署理貴溪知縣。 光緒二十二年(1896),湖廣總督張之洞將其調為湖北宜昌川鹽加厘局坐辦。期間,因平「貴溪教案」,「勞苦十八月,負累五千金」,獲清廷「上諭傳旨嘉獎」。 光緒二十五年(1899)九月,調回貴溪縣任知縣。二十六年(1900)二月,補宜春縣知縣。 光緒二十七年(1901),調江西東鄉知縣。8月,由張之洞保薦補缺後以直隸州錄用。 光緒二十八年(1902)6月,江西巡撫李興銳委為江西學正。 光緒三十年(1904),張謇力勸其引退,回南通協助張謇辦實業。兄弟創辦大生紗廠、通海墾牧公司、大達輪船公司、廣生油廠、復興麵粉廠、阜生絲廠、資生鐵廠以及淮南鹽墾各公司。張詧歷任大生紗廠、崇明大生分廠、復興麵粉廠協理,勸學所總董,籌備自治公所董事會副會長,通州翰墨林印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總理,通崇海泰總商會、農會、南通港務會會長,南通河工學校、南通紡織專門學校、南通商業學校、私立南通醫科專門學校校長或總董,南通女子師範學校名譽校長等職。 宣統元年(1909)夏,江蘇巡撫瑞澄任其為江蘇農工商局總辦。二年(1910)夏,辭職,回南通故里。 宣統三年(1911),武昌起義爆發後,被公舉為南通軍政府民政長兼總司令。 民國二年(1913),再次辭職,重新投身實業。次年冬,創辦大有晉鹽墾公司、大豫鹽墾公司。 1917-1918年,在大豐縣境內先後創辦大豐鹽墾公司、通遂鹽墾公司、遂濟鹽墾公司、通濟鹽墾公司,並任大豐、通濟等鹽墾公司總理。 1921年10月,創辦南通交易所。 1927年,北伐軍攻克南通,因被舉報為「土豪劣紳」,逃往大連隱居。1931年,遷居上海。 張詧著有《具孺堂集》、《張詧日記》等。善撰聯。曾自撰春聯:「且喜兩家共平善,欲傾四海洗乾坤。」「兩家」指張詧、張謇兄弟兩家。體現其對兩家良好的祝福及其高遠的志向。 1939年1月26日,在上海寓舍逝世,終年88歲。1940年,歸葬南通鍾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