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毓瑚,王毓瑚(1907~1980)字连伯。高阳西田果庄村人。父亲王树屏,清末毕业于北京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在当时教育部任部员,也曾兼任中学教员。王毓瑚于1915年到北京上学,父亲的维新思想对王毓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他发奋求学以及国学及外语基础的奠定也有良好的作用。1925年王毓瑚赴欧洲,先在德国波茨坦市立高级中学学习,后在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时,攻读经济学。1929年转去法国,入巴黎大学经济系。至1933年毕业时,获取经济、统计、新闻三科的合格证书。1933年回国,1934年至1935年担任河北省立法学院经济系讲师,1935年至1937年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业大学前身)经济系讲师。    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到重庆,任国立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1946年回北平(今北京),被聘为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在几所大学和国立编译馆讲授中国农业史、欧洲土地制度、经济思想史、普通经济学、中国经济史课程,主持农业经济专题讨论。中国经济史资料,翻译外国经济学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辅仁大学农学系等合并组建成北京农业大学。他被聘为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曾开设政治经济学、农业史、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等课程。    王毓瑚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早年著作有《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1943年),《中国经济史资料》(40年代与傅筑夫合编,80年代出版“秦汉三国”等编)、《隋唐两代的钱币》(1948年)、《中国农业经济史大纲》(1950年前后)等;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研究方面,将教学与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在国立编译馆和傅筑夫、史念海等从事中国经济史资料的工作。    1955年北京农业大学召开首次学术讨论会,王毓瑚作了《关于整理祖国农业学术遗产问题的初步意见》的学术报告。后来写出《关于〈农桑辑要〉》、《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成就》、《近代后套开垦试论》、《我国历史上农耕区向北面的扩展》、《关于中国农书》、《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利用及经验教训》、《我国古代的大田作物》、《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史上的农田水利问题》等多种论著。1955年前后,和本校农学系耕作教研室孙渠等一起组织《吕氏春秋》四篇农论,《汜胜之书》、《马一龙农说》的研读会。王毓瑚校注整理的中国古代农书有《区种十种》、《农圃便览》、《-农言》、《梭山农圃》、《农桑衣食撮要》、《郡县农政》、《王祯农书》、《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等多种。    从1952年起,长期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为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农书古籍整理及农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推选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被聘任为农业出版社顾问。1980年11月27日病逝于北京。出版有《王毓瑚论文集》。[1]

王毓瑚
出生 1907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农史学家、经济史学家、农书目录专家

目录

年代记事

1907年4月16日 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西田果庄。

1915—1925年 从河北高阳到北京,读小学、中学。

1925—1929年 赴德国留学,入波茨坦中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经济系。

1929—1933年 转去法国,入巴黎大学经济系,获经济、统计、新闻三种大学毕业合格证书。

1934—1935年 河北省立法商学院经济系讲师。

1935—1937年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现为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讲师。

1939—1944年 任国立编译馆编审。

1944—1946年 国立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

1946—1949年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经系教授。

1949—1980年 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教授。

1952—1980年 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

1980年11月27日 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德]桑巴特(Sombart,W.)著,王毓瑚译.经济学解.商务印书馆.1936年万有文库二集101种,1937年5月.

2 [德]斯潘(Spann,O.)著,王毓瑚译.经济之四种基本形态.上海:商务书馆,1935.

3 王毓瑚.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载《文史杂志》2卷9期,1943年10月.

4 王毓瑚.唐代岭南产银与货币经济发展之关系,载《文史杂志》6卷3期.

5 王毓瑚.管子传.胜利出版社,1945年.

6 王毓瑚.慕容燕及拓跋魏时期之军封.东南日报,1948年8月18日.

7 王毓瑚.关于整理祖国农业学术遗产问题的初步意见.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5(1).

8 王毓瑚辑.区种十种.北京:财经出版社,1955.

9 王毓瑚.关于农桑辑要.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6,2(2).

10 王毓瑚.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成就.北京:科普出版社,1957.

11 王毓瑚校点.农圃便览.北京:中华书局,1957.

12 王毓瑚辑.秦晋农言.北京:中华书局,1957.

13 王毓瑚.中国畜牧史资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4 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北京:中华书局,1957.农业出版社,1964年修订出版.

15 王毓瑚,杨直民.学习夏纬瑛先生《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笔记.农业遗传研究集刊(3).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167—175.

16 王毓瑚校注.梭山农谱.北京:农业出版社,1960.

17 王毓瑚校注.农桑衣食撮要.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18 王毓瑚校点.郡县农政.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19 王毓瑚.一部新发现的古农书——《四时篡要》的几个问题.上海:文汇报,1962.73.

20 王毓瑚.关于中国农书,图书馆,1963(1).

21 王毓瑚.我国历史上的土地利用及经验教训.中国农业科学,1986(1),90—96.

22 王毓瑚.近代后套开垦讨论.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0(3),31—44.

23 王毓瑚.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4 王毓瑚.从《史记·货殖列传》来推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抖擞,香港:1981(3),60—65.

25 王毓瑚.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代农田水利问题.中国农史,北京:1981(1),42—52.

26 王毓瑚校注.王祯农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11).

27 王毓瑚.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农业考古,1981(1),(2),1982(1).

28 傅筑夫.王毓瑚.中国经济史资料·秦汉三国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6).

29 王毓瑚.我国历史上农耕区向北面的扩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2(1).

30 王毓瑚.读《史记·货殖列传》杂识.人文杂志丛刊,1985(4).

31 王毓瑚.历代畜牧兽医著述简目.中国畜牧史料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