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
皮肤病(dermatosis)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引起恐慌与社会歧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麻风等传染病在全世界已经得到明显控制。其他引起皮肤病的内外在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英文名称 | 就诊科室 | 常见发病部位 |
dermatosis | 皮肤科 | 皮肤 |
常见病因 | 常见症状 | |
感染与过敏、微生物等 | 形状各异的皮疹、水痘、麻疹、风疹、疣等。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 |
目录
病因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着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皮肤具备着近乎完美的生理保护功能:如屏障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等,在维护机体的健康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皮肤的生理功能受到损害,引起皮肤病。
理化因素
压力与摩擦、局部温度变化过快、放射、光照、热辐射、化学试剂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肤病发生。
生物因素
昆虫叮咬、接触某些植物、寄生虫与微生物感染均为常见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病毒性皮肤病。
食物与其他疾病
有些食物如虾等易致过敏性疾病发生。内脏病变、局部感染、血液与淋巴循环障碍等可引起相关皮肤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痒症,局部感染引起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循环障碍可致紫绀、橡皮肿等。
遗传
有些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如鱼鳞病、白化病等。
神经精神因素
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代谢与内分泌因素
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2]
诊断
皮肤病的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必须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询问病史
皮肤科应重点询问患者有无自觉症状及持续时间、程度如何,皮损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的先后顺序、分布情况、形态、色泽及起病前有无其他疾患或用过何种药物,有无全身症状,与季节、气候、生活及工作环境、饮食等是否有关,家庭中有无类似皮肤病,发病后诊疗情况及疗效如何。 [3]
治疗
皮肤病治疗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药。如果外用药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无效,甚至使病情加重。 皮肤病外用药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糊剂、粉剂、霜剂、洗剂、软膏、酊剂和乳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证,故应根据不同病期的临床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 [4]
预防
常见的皮肤病,如过敏、痤疮、皮炎以及湿疹等,您应该做好皮肤的卫生清洁工作,避免使用不良的化妆品以及护肤品,保证饮食清淡营养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好一定的防晒措施。 [5]
视频
参考来源
- 王晓玲,赵天恩,张喜芹. 简体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信度和效度初探. 《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 2004
- 治疗后. 5种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草案).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 1992
- 赵炳南.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 , 1983
- 王济,张惠敏,李玲孺等. 王琦教授“肤-体相关论”的提出及其在皮肤病诊疗中的应用.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 2013
- 湿疹,氟米松,颜艳,鞠梅等.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 Contemporary Medicine 》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