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紋帶蝴蝶魚(金雙印蝶)Chaetodon falcula主要棲息於潟湖和外海的珊瑚礁區或者岩礁斜坡區域,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和各類珊瑚為食。生活在中西太平洋的姊妹物種烏利蝴蝶魚(雙印蝶)Chaetodon ulietensis與其體色基本一致,主要的區別是烏利蝴蝶魚的亮黃色僅在身體後部,同時尾柄是圓形斑點,而紋帶蝴蝶魚的整個背側都被亮黃色覆蓋,尾柄是黑帶環繞,此外兩者的背部黑斑也有形態差異。[1]

目錄

介紹

蝴蝶魚科是一個龐大的家族,為了更確切的分類,科學家們做了許多工作,1988年S.D. Blum基於骨骼學的演化分支分析對整個蝴蝶魚科的分類都是重要的里程碑,而現代的基因測序技術得出的結論與當年Blum的分析基本吻合,這使得蝴蝶魚科以及蝴蝶魚屬的進一步分類逐漸明確,目前已經提出11個亞屬。

特徵

水族養殖

紋帶蝴蝶魚適宜溫和魚類的大型純魚缸,需要活石造景供其躲藏以及開闊的空地供其游泳,據說軟珊瑚安全,但是僅針對幼魚,成魚不適宜混養任何珊瑚。

飼養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60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23-28℃

性情:溫和

食物:肉食,包括石珊瑚、海綿、海葵,以及蠕蟲、海膽和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

最大體長:20厘米

生活水深:1-20米

IUCN評級:LC 低危

分布範圍

印度洋,包括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群島和非洲東海岸,東至印度尼西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