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縣
鄒平,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濱州市代管;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北,西北臨黃河,地處魯中泰沂山區與魯北黃泛平原的疊交地帶,地勢南高北低;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市總面積1250平方千米。
鄒平是歷史上齊魯上九縣之一,夏朝立鄒侯國,西漢置縣;鄒平東接淄博,西鄰濟南,南依膠濟鐵路,北瀕黃河,濟青高速橫穿全境26千米,距濟南遙牆國際機場62千米,距青島240千米;1991年,境內發現了屬龍山文化的古城遺址,將中國文字史向前推進了800年;境內擁有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唐李庵、丁公遺址、王薄起義遺址、范公祠等景點80餘處。
2019年,鄒平市下轄11個鎮、5個街道,常住人口80.35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54.2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91.2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2.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5.5:52.6:41.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8775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9970美元。
中文名鄒平外文名Zouping別名梁鄒行政區劃代碼371681行政區類別縣級市所屬地區山東省濱州市地理位置山東中部偏北面 積1250 km²下轄地區11個鎮、5個街道政府駐地黃山街道鶴伴二路567號電話區號0543郵政區碼256200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人口數量80.35萬(2019年常住人口)著名景點鶴伴山、范仲淹故里、唐李庵、櫻花山、鮑家遺址火車站鄒平站 [5] 車牌代碼魯M地區生產總值554.26億元(2019年)人均生產總值68775元(2019年)[1]
西漢時期,置鄒平縣,治所在今孫家鎮。置梁鄒縣,治所在今韓店鎮舊口村。高帝六年(前201年),劉邦封武虎為梁鄒侯,於梁鄒立侯國。置於(wu)陵縣,治所在今臨池鎮古城村。置朝陽縣,治所在今碼頭鎮舊延安村東南15里,史稱魏王城。置東鄒縣,治所在今高青縣花溝鄉花溝村,屬青州部千乘郡(治所即今高青縣高城鎮北)。 東漢時期,為鄒平縣、梁鄒縣、於陵縣。改朝陽縣為東朝陽縣,同屬青州部濟南郡。漢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為樂安郡(治所臨濟,在今高青縣高城鎮西北),東朝陽縣又屬樂安郡。東鄒縣失考。
三國魏時期,鄒平縣、梁鄒縣、於陵縣沿襲漢制,同屬濟南郡。東朝陽縣屬東郡。 晉時期,鄒平縣屬濟南郡,梁鄒縣、東朝陽縣同屬青州部樂安國。改於陵縣為烏陵縣,旋廢,析入土鼓縣、逢陵縣。永嘉後,梁鄒縣廢。 南北朝時期,宋武帝劉裕於梁鄒故城僑立平原郡,又僑立平原縣以屬之。元嘉九年(432年),分青州之地僑立冀州(治所在今歷城縣),平原郡縣隸屬之。孝武時,於故於陵縣地置武強縣(治所在今周村區固玄莊),又於縣內置廣川郡(治所在今長山鎮),屬冀州。南朝劉宋改東朝陽縣為朝陽縣,屬濟南郡;又為臨濟縣(治所在今章丘縣臨濟鎮),屬樂安郡。鄒平縣失考。北魏皇興三年(469年)改平原郡為東平原郡,屬齊州(治所在今歷城);又置平原縣(治所在今好生鎮平原莊),隸東平原郡。武強縣隸廣川郡。為朝陽縣,屬濟南郡;又為臨濟縣,屬東平原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移平原縣治入東平原郡城(舊口),東平原郡、清河郡(治所在今淄川)與廣川郡合併,稱東平原郡(治所長山),平原縣、武強縣隸之。開皇三年(583年),移北齊平原縣治於漢鄒平故城孫家鎮,仍為平原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平原縣為鄒平縣,復漢舊名,屬齊郡。開皇初廢東平原郡,開皇十六年(596年)於北魏平原縣治(今平原莊)置濟南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武強縣為長山縣(治所在今長山鎮)。大業初,並濟南縣入長山縣,隸淄州(治所在今淄川縣)。開皇六年(586年)置朝陽縣於菅城。開皇十六年(596年),改為臨濟縣(治所在今章丘臨濟鎮),而別置朝陽縣。大業二年(606年),又省朝陽縣入濟縣,屬齊郡。鄒平縣、長山縣同屬河南道。武德元年(618年),以臨濟縣治置鄒州。鄒平縣、長山縣、臨濟縣均隸之。武德二年(619年),移鄒平縣治於趙台城(在今九戶鎮古王台)。武德八年(625年),鄒州廢,又移鄒平縣治復入鄒平故城孫家鎮。鄒平縣、臨濟縣改屬譚州(治所在今章丘縣西平陵城),長山縣改屬淄州。貞觀元年(627年)譚州廢,鄒平縣改隸淄州,臨濟縣改屬齊州。景龍元年(707年),析高苑縣地於漢梁鄒廢城(舊口)置濟陽縣,隸淄州。元和十五年(820年),濟陽縣省入高苑。五代時期,鄒平縣、長山縣屬淄州。臨濟縣屬齊州。
宋時期,景德元年(1004年),鄒平縣移治於濟陽縣廢城(今舊口),孫家鎮故城廢。鄒平縣、長山縣同隸京東東路淄州。咸平四年(1001年),省臨濟縣析入鄒平、章丘縣地。金因之。 明時期,鄒平縣隸山東布政使司濟南府。長山縣,洪武初屬般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般陽府降為淄川州,長山縣亦屬之,洪武十二年(1379年),淄川州廢,又改屬濟南府。 清時期,鄒平縣、長山縣、齊東縣襲明制。光緒十八年(1892年),黃河河道南移,齊東縣城陷於河中。光緒二十年(1894年)遷縣治於九戶鎮。
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府州,沿用道制。鄒平縣、長山縣、齊東縣隸岱北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3日,袁世凱公布各省道區域名稱,鄒平縣、長山縣、齊東縣均隸濟南道(駐歷城)。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制,存省、縣兩級,三縣同直屬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鄒平縣、長山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因蘆溝橋事變爆發,僅設7個專員公署,余未及設立,齊東縣直隸於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間,鄒平縣、長山縣屬第十行政督察區,齊東縣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北鄒長改為鄒平縣,南鄒長改為耀南縣,同屬清河行政區清西專署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初,鄒平縣、耀南縣、齊東縣屬之。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鄒平縣、長山縣隸第一辦事處(魯北辦事處)第十行政督察區,齊東縣隸第五辦事處(魯中辦事處)第十二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3日,鄒平縣、耀南縣隸渤海行署第六專署,齊東縣隸渤海行署第二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鄒平縣、耀南縣、齊東縣隸渤海行署第三專署(又稱清河專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8月間,鄒平縣、長山縣、齊東縣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9年3月,鄒平縣、耀南縣、齊東縣屬渤海行署清河專區(行署駐今惠民縣城)。建國初,鄒平縣、耀南縣、齊東縣屬渤海行署第三專區。1950年4月,鄒平縣(駐地今鄒平鎮)、耀南縣(駐地今長山鎮),劃屬淄博專區。同時,耀南縣復名長山縣。1953年6月,鄒平、長山二縣復歸屬惠民專區(專署駐北鎮)。1956年3月,鄒平縣、長山縣合併稱鄒平縣(駐地今鄒平鎮),齊樂縣和高青縣合併稱齊東縣(駐地今高青田鎮),同屬惠民專區。1958年11月,齊東縣撤銷,其6個公社併入鄒平縣,隸屬淄博專區。1961年,恢復惠民專區(駐地北鎮)。10月,復置高青縣,析鄒平之青城、花溝、黑里寨3個區劃入高青縣。鄒平縣屬惠民專區。1967年2月,專署廢。成立「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改為惠民地區行政公署,鄒平縣仍屬之。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惠民地區行政公署。1992年3月,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鄒平仍屬之。2000年6月,國務院批准濱州地區撤地設市,成立濱州市。同年12月16日舉行中共濱州市委成立揭牌儀式。2001年1月16日,濱州市人民政府揭牌,鄒平屬濱州市。
2018年7月2日,經國務院同意後,民政部以民函﹝2018﹞105號文批覆山東省,同意撤銷鄒平縣,設立鄒平市,由山東省直轄,濱州市代管 。2018年10月26日,鄒平市正式掛牌成
目錄
地形地貌
鄒平市南部長白山區為山地丘陵。地勢南高北低,呈傾斜式下降。鄒平市分為8種地貌類型:低山嶺坡,分布于山丘中上部,面積9033.46公頃;水平梯田,分布于山丘中下部,面積4647.47公頃;近山階地,分布于山丘下部,面積4679.67公頃;沿河階地,分布于山谷排洪河溝兩側,面積1241.73公頃;河灘高地,呈帶狀分布,面積3034.8公頃;緩平坡地,分布於黃泛平原區的所有鄉鎮,面積3.89萬公頃;窪地,多分布於黃河南岸大堤以外,面積2.31萬公頃;山前傾斜平原,分布在南部低山丘陵以下,中東部的大片地帶,面積3.25萬公頃。境內土層深厚,質地適中,表面質地85%以上為輕壤和中壤。
水文
1949-1985年,年用水量由1900萬立方米增加到1.6億立方米,地下水埋深由1-5米左右,增加到平均3.64米。最大點14.97米,最小點1.17米,變差13.8米。1960年后土磚井基本報廢,機電井發展到1.69萬眼。地下水變差平均1.95米,最大點4.38米,最小點0.33米。根據1975-1980年關於淡水界面埋深情況的物理探測資料,地下水含水層的埋深大體有兩種:一是地下水埋深100米以上的淺層淡水,面積為1100平方千米,儲量為14億立方米。二是100米以下的深層淡水埋深(100-450米),面積為1200平方千米,儲量為2.4億立方米,但無採用價值。1975年,開始定點定時觀測,年內水的變化呈現「高一低一高」的規律,1-3月份地下水較穩定,平均在5.6米,3-6月份地下水驟降,平均6.73米,7-8月份地下水回升,9月份為5.9米左右,到12月慢升。在山前平原年變幅2-4米,黃泛平原1-2米。1976-1982年,地下水埋深平均由4.65米下降到7.42米,平均以每年46厘米的速度遞降。西董山區年際變化保持在14.1-15.09米,變化幅度較小,但水量有限。蒙家莊東北山前平原區,1976年為2.61米,1983年下降到9.43米。韓店北平原河灌區1976年為2.2米,1982年下降到5.4米,1984年又回升到3.8米。苑城西平原井灌區變幅較大,地下水埋深1976年為2.2米,1984年下降到11.4米,基本是直線下降。麻姑堂東河灌區,1974年為2.9米,1985年下降到3.57米,主要有河水補源下降不明顯。由於采多補少,在長山、焦橋、苑城一帶有4萬餘畝的兩大漏斗區。單井出水量平均由1973年的60立方米/時,減少到1981年的30立方米/時。
氣候
鄒平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但更迭不均,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秋季最短。大陸性和季風性明顯。市內大陸度指數為64.7,季風指數為39,年平均氣溫適中。但冬寒夏熱,年振幅很大;晝暖夜涼,日變差較大。降水量較少,且有較強的不穩定性和不均勻性,易發生旱澇災害,旱災居多。年內風向變換明顯,冬季多西北風,春季多西南風。 春季(3-5月),太陽輻射增多,暖空氣勢力加強,冷空氣北退,氣溫迅速回升。冷暖兩股氣流互相爭雄,進退不定,常南北移動,氣旋活動反覆持久,氣候多變,氣溫突升突降,變化劇烈,日變量常達l0℃以上。風向變換頻繁。風力大,為全年大風次數最多季節,尤其西南大風多。雨量較少,空氣乾燥,月降水量不足40毫米,地面蒸發加快,易發生旱災。 夏季(6-8月),太陽輻射加強,為熱帶海洋氣團控制,氣溫高,濕度大,常形成大量降水,7、8兩月降雨量占全年一半以上,有時則形成洪澇。各月平均氣溫在25℃以上,其中7月最熱,平均氣溫26.8℃。由於降水的不穩定性和不均勻性,伏旱時常發生。夏季多東南風,風力較小。 秋季(9-11月),受變性極地大陸氣團控制,風力微弱,流雲多姿,秋髙氣爽。太陽輻射逐漸減少,冷空氣勢力逐漸加強,暖氣流南撤,氣溫隨之下降,有「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降水量大幅度下降,易成秋旱。個別年份,暖氣流南撤遲緩,易造成秋雨連綿。 冬季(12-2月),太陽輻射較少,在蒙古冷高壓控制下,西北風盛行,冷空氣不斷侵入,氣溫急劇下降。各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其中1月份最冷,平均為-3℃,日最低氣溫大都低於-10℃。空氣乾燥,雨雪稀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