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Redmi(中文名為紅米)是中國科技公司小米科技旗下的子品牌,當前主要對外銷售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在便攜式電腦及電視等大家電領域亦有涉獵。其前身為小米手機的紅米產品線(即紅米手機),於2013年7月31日隨第一代紅米手機正式推出。紅米手機系列被小米定義為「小米手機的青春版」。2019年1月正式升級為小米集團旗下獨立品牌[1]

2019年1月,小米科技向外宣布,紅米手機成為小米旗下的獨立品牌,並啟用紅米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名稱「Redmi」作為該獨立品牌的名稱。。獨立之後的紅米手機將接替現有的小米手機系列,成為主打線上渠道,追求極致性價比質量用戶體驗的手機品牌。截至2019年8月17日,2019年1月10日開始發布的Redmi Note 7系列全球銷量突破2000萬台,有人認為這標誌着Redmi品牌獨立完成和小米集團小米、Redmi雙品牌戰略的落地。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紅米手機累計售出2.78億台。2019年12月1日,Redmi宣布Redmi Note 8系列三個月全球銷量1000萬台。而Redmi旗艦系列—K20系列的銷量也突破500萬台。

目錄

發展歷程

2011年8月16日,小米科技CEO雷軍在北京798藝術中心發布了初代小米手機。國內首款雙核1.5G智能手機卻僅售價1999元的初代小米手機一時間成為中國科技行業的熱點。2012年4月,中國移動的領導找到雷軍,希望小米可以做TD手機。雷軍率團隊進行調研之後,發現有68%的高端智能手機用戶使用GPRS服務,存在大面積服務空白區。由於當時1000元人民幣以下的手機大多以華為、中興、聯想等品牌與運營商之間通過補貼而製造的低端機以及各種無牌、山寨手機,很多人認為千元機質量都不高,雷軍認為千元智能機將成為今後一段時間國內市場的主戰場,遂在2012年7月,決定謀劃研發代號為「H1」的第一代紅米手機。但「H1」因為核心配置較低最終宣告流產,隨即開始了聯發科四核平台「H2」的研發。而這款手機便是之後發布的第一代紅米手機。

2013年7月31日,小米公司與中國移動攜手發布了紅米手機一代。紅米手機被小米CEO雷軍定位為小米手機青春版,集成之前的小米1青春版、小米1s青春版和小米2A形成獨立的產品線,799元的售價再次引發中國手機行業的熱烈討論。2014年2月14日,紅米手機的電信版以紅米1S的名義發布,隨即分別在5月6日和8月12日推出了紅米1S的移動/聯通版以及移動4G單卡版本。

2014年3月19日,紅米手機新增紅米Note產品線,邁出了小米手機向大尺寸顯示屏方向發展的第一步。雖尺寸增加,但屏幕分辨率依舊維持在720P水平,售價維持799元人民幣。

2015年1月4日,紅米手機的第二代迭代產品紅米2發布,採用了更有活力和多彩的配色,塑料後蓋更換為聚碳酸酯材質。自這一代產品開始,紅米產品線全部更新為4G機型。

2016年1月11日,紅米手機的第三代迭代產品紅米3發布,時隔4天又發布了紅米Note 3採用高通平台的全網通版本,價格則基本維持前代售價。由於小米一直都將紅米定位為其品牌的中低端機型,致使一部分民眾對紅米手機產生了負面的認識,如低端、外觀廉價、質量差等。市面上大量湧入的山寨紅米手機則嚴重破壞了紅米手機及小米品牌的口碑。雷軍開始謀劃雙品牌戰略,試圖採用高端旗艦機型的機身工藝和材質,從而提高紅米手機的質量感。

進入2017年,小米開啟了向線下市場擴張的策略,分別於2月14日和28日推出了紅米Note 4及紅米4的線下市場版本紅米Note 4X及紅米4X,其中紅米Note 4X的銷量便超過了2000萬部。12月7日,紅米推出了紅米手機的第五代迭代機型紅米5及紅米5 Plus,首次在紅米產品線搭載了18:9比例的高屏占比顯示屏,小米稱之為「千元全面屏」。

2018年,紅米產品線進入調整期,在發布了紅米Note 5、紅米S2及紅米6系列後便在中國市場暫停新機型的發布。自2015年起一直在使用的金屬材質機身也在紅米6上被替換為塑料仿金屬後蓋,性能配置亦不再出彩。

2019年1月3日,小米公司通過微博宣布紅米手機將從「產品線」升級為獨立的子品牌,並啟用其在國外運作的英文名「Redmi」作為品牌名稱,聘任前金立集團總裁盧偉冰作為Redmi品牌總經理。雷軍隨後表示,獨立後的Redmi將與小米按不同的方向發展,可以把小米品牌做得更好。紅米Redmi專注極致性價比,主攻電商市場。小米專注中高端和新零售。

12月10日,Redmi首次推出5G機型Redmi K30,為K系列第二代迭代機型,價格低至1999元起。

2020年3月24日,Redmi首款高端5G手機Redmi K30 Pro發布[2]

視頻

Redmi 相關視頻

科技美學現場 Redmi K30開箱上手體驗
Redmi K30 5G版對比K30 4G版,兩個版本之間有多大差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