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方战场》(第36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方战场》是由孟凡耀监制,路奇执导,黄海冰罗嘉良马晓伟袁咏仪俞飞鸿侯祥玲周航应采儿叶璇张鲁一刘璇等主演的抗战史诗剧。该剧讲述了从1931年“9·18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的这段历史时期内,发生在东方战场的140多个具有影响力的故事。该剧于2016年6月23日在江苏卫视湖北卫视首播。2017年2月,该剧获得第十一届电视制片业“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剧情简介

1931年9月18日,东方战场率先在中国东北拉开帷幕。在土肥原贤二川岛芳子等的阴谋策划下,日军在中国策动了伪满洲国复辟、上海事变华北事变、直至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与中国国民党等逐渐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抗日游击队深入敌后,纵横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广大的敌后战场,为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由于东方战场先后将苏、美、英、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国悉数卷入,中国最终与苏美英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进行了殊死较量。蒋介石罗斯福杜鲁门丘吉尔东条英机汪精卫、毛泽东、斯大林溥仪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人物也悉数登场,并在东方战场上演了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百团大战太平洋战争滇缅抗战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原子弹爆炸、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等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

幕后花絮

  • 说来也巧,丁海峰家乡吉林市与马占山的出生地公主岭市相距只有一百多公里,从小耳濡目染对马占山的英雄事迹颇为熟悉。
  • 为了饰演宋庆龄这个角色,袁咏仪在导演的帮助指引下,练习了大量的、复杂的国语台词。
  •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人物,该剧有中国演员也有日本演员,剧组遵循了一条戒律,本国演员只能演本国角色。
  • 全剧日本方面参演演员多达270人,欧美方面参演演员也多达260人。全剧有名有姓的角色多达1200余人,群众演员过万人,累计动用武警官兵4万多人。
  • “日本法西斯主要头目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等,都是由日本国内著名演员饰演。”路奇介绍,剧中饰演板垣征四郎的日籍演员萩原流行,曾经是日本著名电影《莆田进行曲》的主演之一,在日本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剧中饰演斯大林的演员,是俄罗斯的功勋特型演员;饰演白求恩的演员卡尔,则是一名来自加拿大的“白求恩”专业户。
  • 为了饰演宋美龄角色,俞飞鸿专门收集了很多宋美龄的资料。

剧集评价

《东方战场》以长篇画卷的方式,全景再现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正义与邪恶的搏杀,并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大批风云人物群像,更重要的是,该剧不仅囊括了二战期间东方战场的重大历史事件,还描绘了扑朔迷离的间谍战、敌后战争、隐蔽战线;政党操戈、国家肉搏、民族泣血;忠诚与背叛、阴谋与爱情。(安徽电视台评)

该剧以开阔的视野、人性化的叙述视角再现抗战风云,不仅带给观众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更让观者从中汲取精神滋养,领悟作品的深远寓意,引领了中国抗战剧的新风向。(网易新闻评)

电视剧《东方战场》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是一部思想与艺术均达到了较高水准的佳作,堪称对这一题材的“终极叙事”。在当下“消费革命叙事”的文化语境中,《东方战场》坚持正史讲述和史诗风格,弘扬革命理想精神,构建民族文化价值,可谓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京华时报》评)[1]

第36集简介

黑龙江抗联妇女团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与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宁死不屈,最终溺水而死也没有屈辱苟活。

蒋介石召集部下讨论武汉问题,一番辩论后,蒋介石决定撤离武汉。日军竟然轰炸了撤退的无辜平民,新华之花也在此次空袭中牺牲。新华日报印刷厂坚守在岗位,印下最后一期报纸,用另一种形式坚持战斗。

尽管撤退船只江兴轮亮出了红十字会的标志,但日军根本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加以轰炸,对付日军不能用正常的手段,只能用武力令其屈服,撤退士兵架起高炮予以回击,但是对日军的影响微不足道,随后江兴轮在日军战机的一番番狂轰滥炸之下沉陷于长江航道,造成近万人遇难的惨烈事件,日军血债累累。

日本高松宫亲王宣仁向裕仁天皇报告占领武汉的消息,裕仁却早已听闻占领的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已,对此不是很满意,然后不慌不忙地写下“换水”二字,不知何意。但日军士兵却在兴高采烈地庆祝着成功占领武汉,指挥官并不满足于此。

重庆为配合国民政府迁都,正从一个西南重镇急遽蜕变为一个战时首都,宋子文接受了有关迁都事宜的拜访。酒会上,意大利大使和德国大使都认为中国很难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反抗得越久,中国解体的危险越大,旁边的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金九驳斥了他们的说法,还不惧旁人的另类眼光,公开支持中国抗战。

蒋介石重用孔祥熙而冷淡汪精卫的行为,让汪精卫彻底知道了他根本不可能再说服他走和平救国之路了,他的夫人认为抗战毫无胜利希望,怂恿汪精卫走自己的“路”,打算先派人试探日军方面的态度。

汪精卫继续做着蒋介石的工作,歪理连连,两人爆发了激烈地争吵,他向蒋介石摊牌,自己要向日本人做出妥协,还大言不惭暗示蒋介石应该引咎辞职,组建新政府,向日本请求和平谈判,两人不欢而散。气冲冲回到府邸的汪精卫终于决定派人跟日本人交涉,国民党中央法制专门委员梅思平把准备好的“和平协议”交由汪精卫过目定夺,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条接一条,汪精卫竟然还心动了。

斯大林看清了日本的贪心不足蛇吞象,料定日本人不会一直胜利下去,对中国提出的援助请求一一答应,在保证苏日关系不至于走向死胡同的条件下尽力援助中国。罗斯福认为日本一心想要控制西太平洋,美国需要重新考虑远东策略,应该控制一下日本人的扩张情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