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春近》宋诗-王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春近》宋诗-王铚

此诗是藉景抒怀之作。前四句写春近之景,后四句抒怀。[1]

《春近》

山雪银屏晓 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 万物有精神

索莫贫游世 龙钟老迫身

欲浮苍海去 风浪阔无津。[2]

作者简介

王铚(?-1144年)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人称雪溪先生。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学者王昭素的后裔。其父王萃(字乐道)是欧阳修的学生。

少而博学,善持论,强记闻,塾谙北宋一代史事。然而这位颇有才华的士人,虽也受过宋高宗赵构的赏识,却又为秦桧所摈斥,晚年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3]

著述名录

王铚论诗,言“凡古今之词人”,取意皆不出前人“遗意”与当时“人情物态”,而后者又优于前者。作诗不止须“善体物”、“能见境”,且应将前人遗意“扫除净尽”。

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译文

雪山像旭日中银白的屏风晶莹璀璨,梅花临溪照影笑脸迎春。[4]

东风吹来了春的消息,万物抖擞倍增精神。

穷愁潦倒在尘世游荡,老态龙钟晚境将临。

想要乘桴飘向茫茫大海,风高浪急找不到渡津。

句意

①索莫:枯寂无生气的样子。

②“欲浮苍海去”句:《论语·公冶长》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有不得志想抽身退步的意思。这两句即用此意。“风浪阔无津”说渡海亦不可能,连退路也没有了。津:渡口。

上片

首联展示一幅春日将临的画面。包裹著积雪的山峦,起伏绵延,像一道银色屏风。妙在一“晓”字,不只使人感受到银装素裹的洁白,还强烈感受到那晨曦透射下晶莹的闪光。静踞的山峦,眠伏的积雪,顿时都带上活气。山雪,自然还显示著严冬的馀威,然而就在这冰环雪绕的环境中,那涧谷中溪边的寒梅,已经迎寒张开笑脸,对水弄姿,报告著春天的消息,这就把春近之意写足了。这句妙在一“春”字,不必细描寒梅的情景而其花满枝头的倩影自在人们想像之中。以“银屏”状积雪的山峦,以“玉镜”状清澄的溪水,笔墨都算不得上洒脱,甚至不免有板滞之感,然而有了“晓”字,“春”字,便一似血通脉畅,死者都随著转活。“溪梅玉镜春”已经包涵了“东风露消息”之意,次联首句偏再一语道破,并非画蛇添足,它是为了带出下句:“万物有精神”。这后一句,使诗境陡然得到展拓和升华。抉发出春给万物带来的那种生机蓬勃的内质。

下片

索莫,是枯寂无生气的样子。龙钟,是步履维艰的老态。贫穷落拓,而又老境将临,心情自然是抑郁的。作者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得到常贩荐举,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在腐败的政局中,他有卖难伸,自不免潦倒落寞之感。也许是春是的生机太刺激了诗人的索莫身世之感吧,强烈的对照,酿出了浓郁的气氛。 前一句暗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语意,虽说是显示出他的从宦海中引退避世的人生态度,但那持道不移、守志不阿的精神仍然激扬其中。不过风横浪险,恶波无涯,还没有找到安全的渡口,前途还是渺茫难料的。

赏析

此诗题为《春近》,前半写春天消息,极为细腻,确使人感到春天已带著蓬勃生机向人们走来。

诗的后半则写诗人自己的穷愁潦倒,境况窘迫,全诗前后极不谐调,宛若两截。

然正是从这种不谐调、不相称的对比中,我们体察出了诗人的苦闷和牢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