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溪山行旅图》 范宽 (北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溪山行旅图》 范宽 (北宋)

五代宋初,中国画中的山水画被推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北宋范宽就是其中一员大将。

中国绘画笔墨随性挥洒,层峦叠嶂中的诗意家园尽现。山水间,浸透的是中国人的敏感心灵和微妙哲学。

他被美国评为“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曹雪芹居里夫人都排在他之后。

画家范宽生平

范宽(约950-1027),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北宋画家。名中正,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呼范宽。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画初学李成,继法荆浩,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因移 居终南山、太华山,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与李成为北方画派之代表。与关仝、李成形成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传世作品

《溪山行旅图》[1]、《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雪山楼观图》、《临流独坐图》等。

《溪山行旅图》赏析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董其昌评价《溪山行旅图》为“宋画第一”。

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2]

画中并没有明显的画家落款,900百多年来,人们只能依据史料记载以及明代董其昌在画上的题跋来推测这幅画的作者。此前尽管有董其昌的题跋,但那时还并不能完全证明这张画是范宽的真迹。董其昌在跋上写的是“北宋范中立谿山行旅图董其昌观”董其昌写的不是鉴定两字。而像董北苑《龙宿郊民图》与巨然的《雪图》,董氏就写了“董其昌鉴定”几个字。董其昌评价《溪山行旅图》为“宋画第一”,面对这么高的评价不要骄傲,首先要判断是否为真迹,这点不得不防,自古以来造假、贩假的层出不穷。看上图的纳些印章都不能证实就是范宽真迹,只能证明流转的历史。

1958年8月5日,李霖灿(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从画的右下角发现了画家的签名,在树丛处有“范宽”二字才确定是真迹无疑,此画是世界上唯一一幅范宽签名版国画。[3]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图》,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绢本,水墨,作者于树傒间题“臣范宽制”4字。

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被喻为宋代绘画“神品”。[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