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新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新社
图片来自phsea

一新社,由澎湖文人学士创设的神明会或鸾堂组织,前身是普劝社。一新社在澎湖发展历史十分独特,各地公庙往往是官方倡建或者同村居民合资筹建,而一新社则仅以鸾堂(善堂)结社之力,单独创建“一新社圣真宝殿”,开善堂盖庙风气之先。[1]

鸾堂发展沿革介绍

“鸾堂”又称“善堂”,主祀文衡帝君(关公)。传统而言,民间宗教中自有法师乩童的身影,澎湖地区的民间信仰传统最早能追溯至中国的华南地区。尚有另外一种以乩笔沙盘扶鸾、著造善书的神媒,与“武坛”乩童多舞刀弄剑的作法大相迳庭,被称为“鸾手”或“鸾生”,又称“文坛”。相对于乩童多出于庶民阶层,鸾手则多由仕绅文人出任。

早期识字者少,能进行笔墨书写的也多是士大夫阶级。所以有学者便主张,善堂的扶鸾活动是儒家通俗化的表现,而善堂人员的宗教精神相对淡薄,更多是透过神道力量的手段,彰显儒家伦理道德来劝勉老百姓服膺。[2]知名鸾手杨明机(1899-1985)先生更曾于大正8年(1919年)提出“儒宗神教”的名称,企图概括各地的鸾堂与扶鸾行为意涵。

不同于台湾本岛善堂人员对于民俗信仰有所隔阂的态度,澎湖地区的善堂反而是和民间宗教组织揉合、相辅相成的。善堂的活动不仅直接在村里公庙举办,历来如唱鸾、录鸾等等属于善堂的职务,也和一般公庙的委员、法师重叠。起驾作法的时候,鸾手和乩童还互相配合、并不排斥冲突,甚至有由一人同时兼任的现象存在。

一新社与澎湖鸾堂的发展

澎湖的善堂发展奠基于咸丰三年(1853年),妈宫发生痢疾,一些文人之士以为天道不彰,欲勉人行善挽救天灾,成立“普劝社”,主祀圣帝真君(即关圣帝君)、副祀慈济真君(即感天大帝,俗名许逊)牌位,这便是澎湖善堂发展之起源。普劝社宣讲劝善的影响力并未随著传染病结束而停止,反而获得地方乡绅赞同而持续运作。

同治11年(1872年)期间,地方政府延揽普劝社成员对百姓进行宣导教化,宣讲大多是佛家因果报应,或者是儒家义理等等,皆是劝勉人行善、趋向正道的内容。光绪11年(1885年)清法之役普劝社暂停鸾务,直到光绪13年(1887年),妈宫士绅出面复兴宣讲,并将“普劝社”改名“一新社”沿用迄今。

光绪17年(1891年),一新社成员和地方善士合组“乐善堂”,借妈宫的育婴堂设坛,奉祀慈济真君、文衡帝君(关公)及三教祖师之牌位,偕堂生经营澎湖地方的公益与慈善事业,台湾首部善堂书籍《觉悟选新》,也是在此一时期的著述。1895年,乙未战争战火波及,坛址一度迁移到文澳,复又迁返到妈宫,借用澄源堂斋教先天道)场所持续扶鸾济世。

参考文献

  1. 余, 光弘; 黄, 有兴. 《续修澎湖县志.卷十二.宗教志》.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98 (Chinese (Taiwan)). 
  2. 王, 见川. 〈台湾“鸾堂”的起源及其开展—兼论儒宗神教的形成〉,《道教、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 台北市: 中研院文史哲研究所筹备处. 1996: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