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又作一旦得救永恒得救(英语:Once saved, always saved,简称OSAS)亦称圣徒的坚忍(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圣徒蒙保守(Preservation of the Saints)或永远的保障(Eternal Security),是源于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之一,指如果天选之人在得救以后,他便可永远得救,这也是《预选说》的要点之一。

受难节是纪念耶稣受难[1]的节日。据《圣经·新约全书》:耶稣于复活节前三天被钉在十字架而死[2]。这天在犹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规定复活节前二天星期五为受难节。基督教多数教派都纪念这一节日。

简介

基督新教神学家加尔文(1509-1564年)基于奥古斯丁的思想,对《新约》、《旧约》经文的注解与整理时,侧重上帝的主权与其工作,由此带出上帝对其选民的保守,而选民在保守中得以有力量来实践信仰。其后,加尔文的追随者在相关神学议题的论辩中,便归纳出此说,属“五点加尔文主义”(Five-Point Calvinism)之一。

关于此神学观念的阐释,大体上被认为有如下两点:

“神会运用其大能保守信徒不失足。人性已经完全败坏,是要偏离神的,但神却施展大能来保守着,直到永生。保守,它的英文(Perseverance)也可译作‘坚忍’。因此,圣徒的坚忍就是圣徒竭力的工作中,神的保守,不是说,圣徒能懈懒地追求圣洁。” “坚忍是神的大能的工作,叫你到死那天,仍能在救恩里。”

视频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相关视频

基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区别,一次让您听个明白
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