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丁瑞常,江西宜春人,北京师范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国际组织教育政策、全球教育治理、国际教育等领域。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个人经历

教育背景

2015.9—2018.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联合培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2.9—2015.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8.9—2012.6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7—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讲师。

出访经历

1. 2014年2月赴中国香港参加香港比较教育学会年会“全球背景下的政策与教育发展”,并作报告:Influences if SSCI on Academic Research of Chinese Scholars: Taking Education Discipline as an Example;

2. 2014年3月赴加拿大多伦多参加第58届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年会“修订全民教育”,并作报告: The Anatomy of Inequalities in Adult Skills Proficienci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igation Data from PIAAC 2013;

3. 2014年11月赴英国伦敦参加第五届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北师大联合会议“变化世界中的学习”,并作报告: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al Mobilit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Data from PIAAC 2013;

4. 2016年12月赴日本京都参加日本京都大学博士生论坛“变化世界中的学习”,并作报告: The Dilemmas and Outlets of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entral China: Reflection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Nine Schools from Three Counties;

5.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赴美国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访学;

6. 2019年5月赴墨西哥坎昆参加第十七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教育的未来”,并作报告:OECD's Global Education Governance: Value orientation, Mechanisms, and Challenges

7. 2019年8月赴新加坡调研新加坡教育部和国立教育学院;

8. 2019年12月赴芬兰赫尔辛基调研艾斯堡尤宛园学校、艾斯堡达沃米高中、艾斯堡国际学校,并与赫尔辛基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获奖情况

1. 2017年,独立主持的“经合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研究”获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一等奖 ;

2. 2014年,独立主持的“英格兰研究生学费定价研究”获明远教育发展基金一等奖。

学术成果

论文

1. 丁瑞常.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权力与机制[J].教育研究,2019 (07).

2. 丁瑞常.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及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2020 (06).

3. 丁瑞常. 从“国际教育政策论坛”到“全球教育治理参与者”:经合组织在教育领域的角色流变[J].教育学报,2020 (05).

4. 丁瑞常.芬兰教育评价中心:社会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的新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7 (07).

5. 丁瑞常.经合组织国际教育指标的演变及其全球教育治理功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 (05).

6. 丁瑞常.英国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08).

7. 丁瑞常,胡昳昀.经合组织参与下的墨西哥基础教育师资建设改革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8 (01).

8. 丁瑞常,刘强.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4 (09).

9. 丁瑞常,徐如霖.“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回顾与前瞻[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12).

10. 丁瑞常,康云菲.南非祖马政府免费高等教育政策评析[J].高教探索,2019 (07).

11. 丁瑞常,康云菲.南部非洲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的进展与挑战[J].高教探索,2020 (12).

12. 丁瑞常.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芬兰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新课程评论,2017(01).

13. 丁瑞常.我国中部地区乡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对湖南省三县九校调研结果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评论,2016(01).

14. 丁瑞常,徐如霖. 培养负责任的数字学习者——新加坡中小学网络健康教育评析[J].新课程评论,2020 (06).

15. 顾明远,丁瑞常.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时代比较教育:应变与坚守[J].比较教育学刊, 2020 (01).

16. 刘强,丁瑞常.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调查:理想与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15 (11).

17. 刘强,丁瑞常.SSCI对我国学者学术研究的影响:以教育学科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4 (07).

18. 刘强,丁瑞常.QS大学排名体系剖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 (03).

19. 刘强,丁瑞常.研究生教育学费定价理论研究述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 (09).

20. 刘强,丁瑞常,位秀娟.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考”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基本改革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32).

21. 滕珺,丁瑞常,陈柳,王杨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受援格局研究——基于“发展援助委员会”近十年官方数据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8 (04).

著作

1. 丁瑞常,康云菲.新加坡教育制度与政策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 丁瑞常.经合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参与编著

1. Xudong Zhu, Jiayong Li, Mang Li, Qiang Liu, Hugh Starkey. Proceedings of the 6th BNU/UCL IO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Education[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AG, Cham, 2019.(撰写“Does Poverty Matter or Inequality?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Persistence”)

2. 顾明远.顾明远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整理第七卷、第十二卷)

3. 王璐.教育督导与评价制度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撰写“芬兰的教育评价制度”)

4. 刘强.教育财政:国际经验与中国借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撰写“导论”“英国教育财政”)

5. 刘宝存等. 国外人才培养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撰写“芬兰人才培养与开发”)[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