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蛎」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建条目)
 
性状鉴别
 
行 63: 行 63:
 
===性状===
 
===性状===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贝壳呈“丁”字形,略显波状弯曲,长约15cm,高约 5.2cm。两壳相等,但右壳平,左壳稍凸。壳顶极小,位于中央,其前、后各具一翼状的大型突起,使整个贝壳呈锤形。外表面黄白色,同心生长纹粗糙,略呈鳞片状,内表面被骨脏所占的位置为棕团体色,其余与上表面相同,具珍珠样光泽。铰合线长分无齿。质坚硬,断面层状。气微,味咸。
+
 贝壳呈“丁”字形,略显波状弯曲,长约15cm,高约 5.2cm。两壳相等,但右壳平,左壳稍凸。壳顶极小,位于中央,其前、后各具一翼状的大型突起,使整个贝壳呈锤形。外表面黄白色,同心生长纹粗糙,略呈鳞片状,内表面被骨脏所占的位置为棕团体色,其余与上表面相同,具[[ 珍珠]] 样光泽。铰合线长分无齿。质坚硬,断面层状。气微,味咸。
  
 
===性味===
 
===性味===

於 2021年1月11日 (一) 22:19 的最新修訂


丁蠣
1461a315a12904fe711347f34733d051.jpg
圖片來源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0546#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丁蠣

漢語拼音:Dīnɡ Lì
別名:白丁蠣、螺蛟、丁字貝、海丁子
性味歸經:味甘、咸,性寒。歸心、肝經
功能:清熱解
主治:濕瘡,癤腫

丁蠣

丁蠣,中藥名。為鉗蛤科動物丁蠣Malleusmalleus(Linnaeus)的殼。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瘡,癤腫。[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丁蠣

拼音名:Dīnɡ Lì

英文名:T-shaped shellfish

別名:白丁蠣、螺蛟、丁字貝、海丁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leus malleus(Linnaeus)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鉗蛤科丁蠣的殼。

採收和儲藏

四季均可捕捉,捕得後去肉取殼,洗淨,曬乾。

原形態

丁蠣,貝殼呈丁字形,殼質堅厚,一般高121-186mm,長52-63mm(不計翼狀突起)。兩殼相等,右殼較平,左殼稍凸,殼頂極小,位於中央,稍向前傾。殼頂前、後各具一翼狀的大型突起,使整個貝殼呈丁字鎬形。背腹兩側邊緣具有大型的波狀彎曲鱗片,生長線粗糙,但鱗片狀重疊不顯着。兩殼面顏色相同,均為黃白色。殼內面被內臟塊所占的位置為棕黑色,具珍珠光澤。其餘部分的顏色與外殼相似。鉸合線長,無齒,韌帶寬;紫褐色,槽大,近三角形,稍斜。閉殼肌痕長卵圓形,棕黑色,位於前部背側。足絲孔很小,足絲毛髮狀。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活於低潮線附近或潮下帶的淺海泥沙質海底,殼頂埋在泥沙中,後端露出沙面,漁民拖網或干潮時均可採到。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於南海

性狀

性狀鑑別

貝殼呈「丁」字形,略顯波狀彎曲,長約15cm,高約 5.2cm。兩殼相等,但右殼平,左殼稍凸。殼頂極小,位於中央,其前、後各具一翼狀的大型突起,使整個貝殼呈錘形。外表面黃白色,同心生長紋粗糙,略呈鱗片狀,內表面被骨髒所占的位置為棕團體色,其餘與上表面相同,具珍珠樣光澤。鉸合線長分無齒。質堅硬,斷面層狀。氣微,味咸。

性味

味甘;咸;性寒

歸經

心;肝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濕瘡;癤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劑,5-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撒或磨水塗。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治濕瘡、癤腫。[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丁蠣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丁蠣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