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星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七星岩景区算得上数一数二的美景,这个景区因为处于市区的中央位置,所以很多人都称作之城市之园。七星岩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景区里面那些造型各异的石头山,这些小型的石山分布比较散,但在景区的湖面上呈现出鬼斧神工的造型,远远望去就像是人工塑造上去的一样。七星岩景区的面积大,占了肇庆市城区面积的五分之一,是一个拥有649万平方米的大型旅游风景区。

景区的特色就是湖与山相结合的美景相与照应。广东毗邻珠三角,发现这个地方的风景名胜很多,像山鼎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金龙水库、大洞水库周边的山区风景都是很美的。七星岩景区作为肇庆市的老牌风景区,这个景区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至今还流传出许多关于七星岩景区的美谈故事。

七星岩风景区的由来也是与其各异的山峰得来的,七星岩就是在景区的湖面那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奇石山峰而起名七星岩,湖面上观赏就会发现这几座怪异的石峰景色真的美,如果是在空中俯瞰这个景区就犹如仙境般的美景。在多年前就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七星岩发掘出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石刻文化遗迹,像唐代开元年间有名的书法家李邕就在这个七星洞口留下著名的《端州石室记》,不仅让更多的历史名人、诗人、文学家对其记载与刻画了有历史纪念的文学石刻作品。

七星岩的历史悠久,基地景区的山美水美,而且湖也是点缀了的美,其中有名的仙女湖就位于这个景区里面,而这个仙女湖却保留了原始的地理风貌,俗话说得有山有湖才算得上是一个完美的仙境美景,七星岩景区能欣赏到与世无争的仙境美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七星岩的美景就是一个全民的大财富。[1]

景区游览

  • 肇庆七星岩 山岩入水,景色怡人
  • 七星岩风景区位于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北约4公里处,风景以“峰险、石异、洞奇、庙古”而著称;
  • 景区主要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因七座山峰似北斗七星散落于湖中而得名七星岩。
  • 星湖落日 绰约多姿
  • 七星岩五湖统称星湖,总面积达649万平方米,湖面烟波浩瀚,长达20多公里湖堤如绿绸带般萦绕其中,绰约多姿,国家体委在该湖建有划船基地。
  • 七星五湖 碧绿翡翠
  • 七星岩以岩峰、湖泊、溶岩地貌为主要景观,其中水月岩云、星岩春晓、天柱摘星、星岩烟雨、玉屏叠翠、千年诗廊、水中林趣、卧佛含丹、仙鸟呈祥、石峒古庙等成为新星湖二十景之一。
  • 湖秋日 群峰隐隐,朦朦胧胧
  • 每当雨季来临,常见烟雾飘渺于山水间,群峰隐隐,朦朦胧胧,一片清秀迷人,如入梦幻仙境。近代诗人段云诗云:“晴光潋滟瑶池水,雨意葱笼七星山。执斗挹浆历桑海,道是天上却人间。
  • 仙鹤呈祥 亭亭玉立,轻盈踱步
  • “丹顶鹤生态园”有丹顶鹤50多只,它们身姿高雅而端庄,两翅不时轻舒慢舞,引着修长婀娜的脖子,偶而亭亭玉立,偶而轻盈踱步。它们时而高歌,时而飞翔,象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 景色如画 天上人间之美
  • 只见栈道高悬,常有人登高揽胜,时而发出欢呼惊叹之声。近代诗人黄雨诗赋:“笑语随风飘下界,欢颜映日立云端。信知揽月非难事,摘得星星未肯还。”描绘了天上人间之美。
  • 如烟三月 粉色连堤
  • 春意连连的三月正是七星岩宫粉紫荆盛开之时。堤边、湖湾上到处是粉粉的、淡淡的、如烟如云的宫粉紫荆,美如画。
  • 仙鹤呈祥 亭亭玉立,轻盈踱步
  • “丹顶鹤生态园”有丹顶鹤50多只,它们身姿高雅而端庄,两翅不时轻舒慢舞,引着修长婀娜的脖子,偶而亭亭玉立,偶而轻盈踱步。它们时而高歌,时而飞翔,象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2]


历史介绍

七星岩兼有杭州西湖和广西桂林的胜景,有着“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的美誉。区内景观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以及森林、瀑布等景观为主要特色,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定位研究站,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活的自然博物馆”、“天然大氧吧”。人们到此,不仅能领略地质奇观,还可享受森林氧吧。

七星岩摩崖石刻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中国保存得较集中的摩崖石刻群。刻有李邕、李绅、包拯、周敦颐、俞大猷、陈恭尹、朱德、叶剑英等531题,仅石室岩内外就有333题。石刻字体篆、隶、楷、行、草俱全,年代上自唐、宋、元、明、清至当代的名人诗题。

七星岩摩崖石刻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以唐为贵,七星岩就有唐刻4题。石刻以汉字为主,还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汉字各种书体俱全,以楷书为最,行书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石刻群文体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其中诗有252首,陈毅元帅撰诗称之为“千年诗廊”。

石峒古庙 位于七星岩东北部,仙女湖游览区内。始建于唐初,明万历十三年,清嘉庆三年

道光二十二年,古庙置于岩洞中而得名。庙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称周氏神。因传说庙中石钟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称“出米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