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万全县孔家庄镇孔家庄小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万全县孔家庄镇孔家庄小学学校通过目标激励,榜样示范,环境熏陶,活动鼓舞,使校园[1]成为师生依恋的精神家园。每位学生要将自己的期中、 期末目标、理想大学以及人生格言写在奋斗目标中。这些目标激励全体师生为之而奋斗。每 学期都要评选十佳班长、宿长、体委、十大学星、师德标兵、青年教师[2]希望之星。通过这些榜样,弘扬正气。

目录

校园资讯

“书香致远,悦读同行”——孔家庄小学教师读书心得分享(一)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更离不开书本的滋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孔家庄小学举办了“书香致远,悦读同行”教师读书心得系列展示活动。让我们以睿智的心性阅读书籍,涵养品德,增长才干,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艺术,最大的功能是抚慰人心。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虽不能拿来果腹,但能让你明白世界的美好不仅仅在于物质充裕,更在于精神饱满。让我们一起来读《大话中国艺术史》。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在意公子的《大话中国艺术史》中,为我们呈现的就一个“诗意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便是它的载体。意公子用轻松诙谐的笔法,将各类作品的创作背景、深远意境向大家娓娓道来。

(一)天地不言有大美

庄子说:“天地不言有大美”,真正的美不仅仅是来自艺术品中,还应该来源于天地万物,风拂过面颊,我们闻到花香,听到鸟叫虫鸣,品尝到清泉的甘甜,看到任何像素都拍不全的、无间道的多种色彩,感受到蒲公英穿过指尖。置身大自然,你就置身于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观察生活的每一处细节,在菜场里里外外一片繁忙,议价声、叫卖声声声不断,蔬菜瓜果的清香扑鼻而来,绿油油的嫩叶让人不忍触碰,打开我们所有感官来感受自然和生活之美,这些也是古代人在他们那个时代创新、制作所有艺术品的源泉。从第一批陶器是玩泥巴玩出的新境界,青铜器也是可以吃饭、听歌、打架的家伙,尤其是曾侯乙编钟,更是达到了青铜器的新高度,含有65件乐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独具匠心。其制作工艺之繁琐,就算放在当今社会要完成这样数量庞大的编钟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二)艺术最大的作用,是抚慰人心

河南博物馆马王堆墓棺中出土的汉代 T 形帛画,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印度试着让死者引魂升天。实际上这类画作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浪漫的死后世界。人死并不如灯灭,而是飞升到极乐世界。有些想象出来的意境和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每当我凝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吟唱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我的眼前便幻化出那闪耀的红星,许久不能平静。

这段时间,我重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红色经典名著,这本书是一部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从他采访当地的农民、工人、红军战士……的记录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文笔细腻,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杜绝特权的队伍,更是一支自信,活泼,充满朝气,头脑清晰,意志坚强,富于行动力的队伍。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还有另一层魅力,那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了蒋介石的国民党集团,红军战士们勇猛战斗,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敌人。红军的这种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的后人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昨日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我们一定要牢记党的教导,高举党的伟大旗帜,秉承革命先烈的高贵精神,用热血、用生命让伟大的祖国焕发更加靓丽的光彩!

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它甚至能够影响人的一生。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经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读书活动号召,我精心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记载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

书中提到的“四心”让我感受颇深。一是: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是啊,教师是一碗良心饭,对学生的态度,为学生服务的心,完全来自自己的奉献,只有当老师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不求回报,不求利益的时候,那学生就是幸福的,同样的老师也是幸福的,可以在学生真情的眼神中感受到幸福。二是: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学生怎么这么不懂事的”,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声,他们又何尝不在期盼有位理解自己的人,可以理解自己的老师,可以理解自己的父母,可以理解自己的朋友,所以只有我们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替学生想,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走进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的好伙伴。三是:平等之心:“拜小孩为师”。不要总是站在一个高度看小孩,不要总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李老师告诉我们,学一学孩子的方式未尝不可,你会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的秘诀。四是: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

爱是一盏灯。教育上的爱,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

我对于永正老师是神往已久了,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种期刊杂志中。于永正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楷模,令人神往,又莫名地心生敬畏。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细细读之,瞬间一个亲切和蔼的于永正老师矗立在我面前。这本书文字如小泉流水,娓娓道来,仿佛于永正老师就站在我面前,神态慈祥,和蔼可亲。他愿意倾听一个末学后进教学中的烦恼,愿意用自己的人生智慧来为我排忧解难。我愈发喜欢上这位白发苍苍、久经风雨、充满智慧的老人。

我读《我看小学语文教学》,于永正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开宗明义地说:“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我想起来我对语文心动的瞬间是来源于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读作文比赛。那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上,我在老师的鼓励下上台读了一篇作文《一件没有织完的毛衣》,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我一瞬间感受到了语文的美。于是我在课堂中给孩子们设置了读书大会。我结合课本的《快乐读书吧》给孩子们布置读书任务,然后在班级举行读书大会。孩子们都踊跃参加,读书积极性明显提高。

于老师说:“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的为师之道,在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一位语文老师对于后来者的殷切期盼。我也暗暗下决心:要向于永正老师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语文!

读书如雁,飞过千山万水、天南地北;读书如风,掠过古今中外、浩渺星辰。让我们享受生活中的书香气息,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在学习中超越自我,更在读书中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