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万华禅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万华禅院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山上。万华禅寺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是贵州佛教文化的发源地,民国时期西南佛学院曾设于此。禅寺坐落在大山环抱的一块坡地,建筑格局为寺门、牌坊大殿、二殿天井、大雄宝殿和后殿。大气而严谨,凌空而厚实,与弘福寺格局同出一辙。

中文名 万华禅院

位 置 贵州省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山上

中央峰高 约1000米

始建时间 1372年

人文

禅院周围群峰环绕,左边山岭突起三峰,为面壁峰玉异峰宝塔峰、右边山岭也有三峰,为福寿峰、天门峰、莲花峰。此地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景致十分优美。其中有号称“高峰八景”的“独印把关”、“乌鸦早朝”、“平地烟霞”、“怪石蟋龙”、“玉屏夹道”、“罗汉撞钟”、“南天门”、“金满斗”等。另有明初建文皇帝“西来面壁”石刻遗迹。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游览后,曾于他的《游记》中赞叹此处“得天独厚”[1] 。在万华禅院内有古碑数十块,塔林、古道、大小摩崖石刻74处,另供奉佛像有26尊,佛经6部,舍利子6粒,文物数十件:主要有大小玉佛6尊,明建文皇帝像一帧,遗诗1卷, 《大藏经》1部。

始建

高峰山作为佛教弘法道场,始于元末明初。据寺中碑石记载:高邮秀峰禅师,云游贵州,见此山毓秀钟灵,实为佛门宝地,遂驻锡于此。经多方募化,陆续建成一座五楹两厢的禅院。秀峰和尚请经传法,一时间信士云集,香火旺盛。永乐四年(1406年)秀峰之后,其大弟子本体接任住持,高立法幢,大开戒坛,盛况不亚于其师在世之时。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攻入南京,篡夺帝位,建文帝化装成和尚逃出皇宫,此后一直浪迹于西南各地。永乐十七年(1420年)至高峰山,拜晤本体和尚,语甚相契。本体为其建禅台于现今题有“西来面壁”四字的悬崖之下。据传这四字即为建文帝怕书,山门外原有二人合抱的两株银杏(已毁于“文革)亦为其亲植。建文帝写有许多诗词,并著有《从亡传》一部。乾隆年间安顺进士陈凤仪来游此山,瞻仰古禅台遗址,留诗一首:“金川门启帝阁空,天下云游寄梵丛。迹困缁流防病虎,山藏古寺卧潜龙。不堪回首六宫火,最是伤心十族忠。怪得文皇无觅处,托词犹说访三丰。”

恢复万华

1992年当地政府计划恢复万华禅院,礼请觉锐和尚前来主持寺务。此进的万华禅院,仅余僧人墓塔数十座,到外是断壁残垣,荆棘荒榛。觉锐法师民愿重建禅院,光复旧貌[2] 。在他的奔走宣传之下,四众弟子及有关部门慷慨解囊,大力襄助,首先修筑上山公路和祖师塔。觉锐法师不辞辛苦,每天参加劳动,指挥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1995年,拟定了建设高峰山及万华禅院的十年规划。三年之内,接连建起了围墙、接引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闭关室及前后二院的两厢僧舍,新建17米高的地藏塔。左右两山的银崖峭壁上分别雕出六米高的石佛及“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等崖刻。此外,在山上还遍植杉树,绿化环境,点衬寺宇。如今的万华禅院已经面貌一新,殿阁巍峨,风景秀丽,不仅是贵州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大坝附近的一大旅游胜地。寺内现有墓塔24座,碑刻5块,另珍藏佛经6部,舍利数十粒。

视频

高峰山万华禅院,摄于2018年农历6月1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