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博士来朝 (达芬奇)

三博士来朝 (达芬奇)
圖片來自酷畫網

三博士来朝(Adorazione dei Magi)又译“贤士的崇拜”。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油画,创作于1481年,画面显示《圣经》中东方三博士朝拜耶稣基督的故事。在这幅未竟之作中,画家不再以叙事角度简单罗列有关人物,而以激烈对比的构图和形象表现显示艺术上的创新:圣母圣婴和三位博士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构图,周围的群众却以激动的手势环列左右,宛如人群组成的漩涡;背景上按精确的透视法画出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队也形成强烈的对照。。自1670年起,该画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这幅画作并非达芬奇作品的原貌,而是在达芬奇草图的基础上,由另一个不知名的画家完成的[1]

目录

创作背景

达·芬奇于1481年创作的《三博士来朝》,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

1481年初,达·芬奇受托为圣多纳托奥古斯丁修道院绘制一幅大型祭坛画,该修道院位于佛罗伦萨城外的斯科皮托村,村子与普拉托门相距不远。这个修道院财大气粗,还购买过波提切利和菲利波·利比修士的作品。自1479年开始,修道院的日常事物开始由塞尔·皮耶罗·达·芬奇处理,他很可能参与了这个订单,也许参与定制了措词微妙的合同。现在看来,达·芬奇似乎对合同并不满意,因为合同中难以完成的地方着实令人恼火。而塞尔·皮耶罗则想找点事情让达·芬奇脚踏实地,这是他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方式。

1481年3月双方签订了最初的协议。协议规定,达·芬奇完成作品必须在“两年之内,最多不能超过30个月,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能完成,他已创作完成的部分就会被予以没收,我们有权随意处理完成的部分”。这份协议无任何特殊之处,但已能从中看出达·芬奇不按时完成订单的习惯已经是臭名远扬了。但该合同支付酬劳的方式却有些特殊。合同规定达·芬奇不会提前拿到现金,而是获得“德埃尔莎区一份房产的三分之一”,这是弗朗切斯科修士的父亲西莫内遗赠给修道院的。这份房产不能让与他人(“他不能与他人签订合同将房子转手”),但三年之后,他可以选择以300弗罗林的价格将房产再卖给那些修道士(前提是他们也愿买)。伴随这幢房产还出现了另一个难题:达·芬奇必须要“为萨尔维斯特罗·迪·乔瓦尼的女儿支付150弗罗林的神职款”。这个对继承人的限制条款可能属于西莫内的最初遗嘱,将一笔神职款赠与自己所认识的某一个贫苦家庭是当时遗嘱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行善形式。此外,达·芬奇还要自己承担“颜料、金饰和所有其他相关开支”。

这份奇特的合同算到最后,修道院要支付达·芬奇150弗罗林(即协商后房产的价值与附带的债务差值)。达·芬奇不能马上领到酬劳,因为他在三年之内不能变卖房产,而且修道院也不提供其他任何费用。达·芬奇最后能拿到的收入还算过得去,但合同条件却非常苛刻。德埃尔莎区是佛罗伦萨城南的一片乡村之地,合同中的那份房产是他惟一能提前拿到的报酬,也许他还曾在里面住过。

到了6月份,也就是协议签订三个月之后,创作遇到的困难日益明显起来。他不得不要求修道院“预支上面提到的神职款,因为他说自己已入不敷出,而且时光飞逝,情况对我们越来越不利”。为了完成这幅画,达·芬奇欠了修道院28弗罗林。他的收入还因修道院为他购买了颜料又扣除了一些。还是在6月,我们得知,“画家达·芬奇大师”收到“一车柴把和一车粗大的原木”,这是为装饰修道院的时钟而获得的收入。8月,他“欠我们1莫几亚(相当于5蒲式耳)谷物,这些谷物是我们的车夫运到他的房子的”。(这个房子大概就是德埃尔莎区上那个房子。)那年9月28日的文件,也就是最后一份文件上写着,他“欠我们一桶红葡萄酒”。

他买不起颜料;他借钱买了谷物和酒;他还为修道院做一些零活儿,赚了一些柴火。这就是达·芬奇1481年的真实生活状况。随着夜幕降临,祭坛画的轮廓也渐渐出现在一块白杨木画板上。

这份合同,以及达·芬奇克服经济困难所绘就的作品就是《三博士来朝》,是达·芬奇早期最后在佛罗伦萨创作的,也是最伟大的一部。《三博士来朝》是他所有架上画中最大的一幅,有8英尺长,宽度也几乎是8英尺。画的尺寸和其不多见的方形样子大概反映了圣多纳托祭坛上空间形状。

该画最终没有交付(也许是因为那个修道院在16世纪早期被毁坏的缘故)。达·芬奇没有完成此画就于1482年前往米兰。据瓦萨里记载,他将此画存放在他的朋友、吉内弗拉的哥哥乔瓦尼·德·本奇的家里。此画不知什么时候被美第奇家族收藏,它的名字出现在1621年的美第奇宫收藏的作品目录中。现在它已成为乌菲奇美术馆中最负盛名的画作之一,但准确地说它只是画过底色而已。画板上已经出现整幅画的复杂架构,但细节部分却只是草草画上,这图尚处于草图阶段。画的颜料是将稀释的胶水和铅白与灯黑放在一起搅拌而成。画上有用褐色颜料复绘部分,但最近有人怀疑这些痕迹是否是达·芬奇所画。整幅画的黄褐色色调是因为后涂上的几层清漆褪色造成的。 [2]

最新研究成果

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这幅画已经模糊不清。乌菲兹美术馆决定对其进行修复,但却引来了争议,因为许多艺术品保护组织历来不认同这种行为,他们认为这么做无异于破坏原作。于是乌菲兹美术馆请来了一位在艺术界曾经饱受争议的“科学艺术家”毛里齐奥·塞拉奇尼Maurizio Seracini[3]来对此画作进行科学测试,看看修复可能产生的风险是什么,然后再做最终决定,以应对艺术品保护组织的质疑。结果莫瑞希奥·塞拉西尼却在测试修复风险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幅画并不是达芬奇本人完成的。

他发现《三博士来朝》背部画板的木头已经腐烂,有被水浸泡的痕迹,并且还有严重的虫蛀。从史料中了解到,1481年佛罗伦萨的一个教堂委托当时只有28岁的达芬奇画一幅悬挂在教堂圣坛上方的油画,内容是三位智者朝觐耶稣,但是不到一年,达芬奇却不知什么原因放弃了这次绘画,《三博士来朝》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达芬奇随后移居到米兰生活了18年。就在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的那一年,《三博士来朝》却不见了,真到1621年才又突然出现,成为美第奇家族的收藏品。1482年至1621年是这副名作的存档记录缺失期。塞拉西尼用紫外线和红外线以特定的波长检测这副画不同物质层的细节,发现颜料涂抹的很粗糙,手法拙劣。于是塞拉西尼开始怀疑这幅画并非出自达芬奇之手。在获准取得了样本并在显微镜下研究之后,他断定《三博士来朝》是其他人在达芬奇的草图之上冒名完成的。塞拉西尼用红外摄像机发现了掩盖在颜料之下的达芬奇的草稿真迹,并请来了一位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画的艺术史学家蒂莫西·弗登对底稿进行鉴定,被证实确为达芬奇的手笔。 底稿与肉眼可见的《三博士来朝》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画面右上方的两匹马在厮打,但在底稿上却清晰的看到马上的骑士[4],而且在底稿上还发现了达芬奇29岁时的素描自画像等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内容[5]

由于底稿上所呈现的画作风格与经典的宗教画截然不同,塞拉西尼由此推断当年达芬奇之所以只画了不到一年就放弃了绘画,就是因为教堂的教士们无法接受这种在表现庆贺耶稣降生的神圣画作中加入丑陋的人物和战斗的场景,他们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于是达芬奇就放弃了这幅画,随后这幅画被丢到了一个漏水的仓库里。许多年之后由于达芬奇已经是被公众所承认的大师,这幅画又被拿了出来,经过一番拙劣的修整之后,便以达芬奇名画的名义重新现世了,而达芬奇的画这幅画的原意就也此被掩盖。乌菲兹美术馆也因此决定举办一次达芬奇重要画作的巡展,并准备向外界介绍这个新发现。

同名作品

參考文獻

  1. (Google关于此新闻的搜索). [2009-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4). 
  2. 三博士朝圣 (达·芬奇画作),百度百科
  3. 莫瑞希奥·塞拉西尼主张用科学手段对艺术品进行研究,但在当时的艺术界很不被接受,可是后来他却用科学手段找到了关于达芬奇失踪了五百多年的名画《安吉里之战》的重大线索,这个研究项目得到了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支持
  4. 存档副本. [2009-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4). 
  5. 中国CCTV《人物》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