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官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官殿

 

 

 

三官殿是一个佛教活动的场所,原址位于现在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三官殿村5组

三官殿是一个佛教活动的场所,原址位于现在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三官殿村5组。往昔,人们惧怕天灾,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祈求三官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佑百姓安康吉祥,故名三官殿。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30多亩,环境优美,庙宇宏大。面向朝南,庙门前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庙宇东边不远处有一条从平潮集镇经过花坝西侧通往新坝的道路。庙的东西两侧和北侧三面河水环绕,与农户住房隔开。其中,北河较大,东、西河较小,有时冬季、旱季小河河水干枯。庙的四周栽植榆树、枇杷树、桃树、杏树、银杏树等众多树木,以榆树居多。三官殿一进三堂四关厢。进入庙门,正中长着一棵大银杏树,参天而立,枝桠间有一个蛇窝,炎热潮湿天气常常可以看见有蛇探头,吐着蛇信,四面则是一棵棵硕大的枇杷树。枇杷成熟之时,橙黄色的琵琶挂满枝枝杈杈。从南往北走,依次是三座大殿,第一座大殿正中塑有贴金三官坐像,第二座大殿正中塑有贴金观音菩萨像,第三座大殿正中塑有贴金西方三圣坐像。在大殿和东西两侧厢房里,都有大小不等的风、雨、雷、电、太上老君、十二星君、十八罗汉等神、仙、佛、菩萨的塑像,或坐或立,神态各异,喜眉怒目,恩威并举。

三官殿原来由当地钱姓大户出资建造,后因资金不够,便请住在钱家北边的第二大户马家除了四千步田(约合16亩)支持造殿。殿成,马家买了大量炮竹燃放,钱家做了许多馒头发给前来进香致贺的百姓。拿了吃了馒头的人们以为是“钱家三官殿”发的,纷纷称好和赞誉钱家。为了让人们知道和记住马家捐田建庙的善举,后来便将三官殿改名为“钱马三官殿”,并镌刻竖立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现由三官殿村17组村民钱振明保管,由于时间久远,又曾被多人挪作他用,导致碑身裂缝,缺失了两个碑角,碑文很难辨认清楚。

马家建有马家祠堂,钱家列祖列宗的牌位摆放在三官殿里,所以三官殿又被叫做钱家祠堂。在群众保护下,三官殿虽然历经世事沧桑,但得以完整保存。只在日军侵华期间,被盘踞平潮的鬼子将钱家祖宗牌位摧毁。直到解放前夕,三官殿都香火旺盛,受捐的钱物和帮助人家做斋事得来的收入也比较多。不少人家生儿育女,要到三官殿记名,捐款捐物。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三官殿的镇殿之宝--乾隆大钟被砸碎,扔进土高炉里练成了一堆废铁,各种精美的塑像全部毁灭,整个庙宇湮没得只剩下原址,变为一个小殿。后来,三官殿原址及周边地段,陆续成为平西人民公社办公地点、一个空军雷达站的营区,兴办了纤维厂、雕刻厂、食品加工厂。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逐渐拓展为江苏南明集团所在地,三官殿原址则在南明集团职工宿舍楼一带。

三官殿村的一些村民始终对这座庙宇留有记忆、怀有念想。2005年,为了把历史文明传承下去,在当地百姓和原三官殿最后一位住持和尚广慈等人的筹划和倡议之下,筹集四万多元,由朱建泉家提供宅基地,于同年3月初四动工复建三官殿,并于6月底竣工。新殿供奉的天官、地官 和水官三尊塑像,慈祥和蔼,栩栩如生,于当年七月二十一日凌晨上座,并镌刻竖立了复建三官殿碑记。远近善男信女闻得此讯,扶老携幼,星夜起来,焚香点烛,顶礼膜拜,清河三官殿复建落成,祝愿千家万户永享“保古迹政通人和,敬香火国泰民安”。[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