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市闸北区基督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上海市闸北区基督教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牧师俞国桢在海宁路克能海路(今康乐路)转角处,购地建沪北海宁路自立长老会堂。民国5年(1916年),在宝通路建新堂所,定名闸北自立长老会堂。光绪三十二年,创立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简称自立会)。

民国6年起,陆续建卫理公会闸北堂、浸会怀施堂、圣公会圣保罗堂、永志堂等17座基督教堂。一二八、八一三日军入侵,不少教堂毁于日军炮火,圣保罗堂毁后未重建,闸北堂屡毁屡建,地梨港耶稣堂等教堂毁后租民房维持。

解放后,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境内有基督教堂、点17座,牧师12人,传道11人,教徒2000多人进行做礼拜等宗教活动。1950年9月,区内基督教徒参加“三自”爱国运动,各教堂的外籍传教士陆续回国。1955年,建神恩堂、宣道堂2座教堂。1956年,成立闸北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联络组。

除怀施堂已于1954年结束,卫理公会闸北堂因市政拓路拆除外,其余16座教堂于1958年9月合并于闸北堂。“文化大革命”中,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联络组工作中断,教堂活动被迫停止,闸北堂被工厂占用。

1982年7月,闸北堂重新复堂。1983年9月,成立闸北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93年,在临汾路1555号处拨地近3亩,筹建基督教堂——灵泉堂。至1993年,区境有基督教堂1座,牧师3人,传道5人,参加宗教活动的教徒4500余人。

长老会

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是基督新教三大流派之一,又称长老宗、归正宗加尔文派等,产生于十六世纪的瑞士宗教改革运动[1],后流行于法国、荷兰苏格兰及北美。长老派采取1647年创作的《韦斯敏斯德信仰宣言》作为该会牧师受训的标准教条。

长老会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为依据,亦称加尔文宗,“归正”为经过改革复归正确之意。在英语国家里,该宗因其教政特点又称长老宗。归正宗产生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与安立甘宗和路德宗[2]并称新教三大主流派别。教会体制上,归正宗极重视教规,并由长老监督执行。在长老会里,地方会选出长老,组成由牧师主持的会堂进行管理。在地区一级,由牧师和代表各会堂的长老组成区会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