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图片来自搜狐
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9号

竣工日   1914年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外滩),后曾改称东方大楼,是法资东方汇理银行(Banque de l'Indochine)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位于今上海外滩,南邻格林邮船大楼。大楼选址于当时上海公共租界的外滩29号,启建于1911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1],协盛营造厂承建,并在1914年建成。目前,进驻此建筑的是光大银行外滩支行。1989年,大楼入选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大楼是外滩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法国人出资建造的,也是目前唯一一幢只有三层的大楼[2]。而且,其平均层高达7米多,是外滩建筑中平均层高最高的建筑[2]。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外滩29号,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法国人出资建造的大楼,大楼总高21.6米,平均层高达7米以上,是外滩建筑中平均层高之首。

历史

1860年10月,巴黎贴现银行在上海设立代理处,代理中法贸易的汇票、兑现等业务,同时也接受法租界公董局委托,代理发行法租界市政建设债券。1875年后,法国政府为拓展和加强对法属印度支那的贸易和经济控制,成立东方汇理银行,该行由法国社会实业银行、巴黎商业银行巴黎荷兰银行、巴黎贴现银行等联合组建。总部设在巴黎,在法属印度支那的主要城市均设有分行或代理处。到了1899年,东方汇理银行又把分行开到了上海,开始了在上海长达50馀年的经营历史。在东方汇理银行进入上海之前,其主要股东之一的法国贴现银行已从英国规矩会拜经堂手中买下了外滩29号的房地产。法国贴现银行同时也是华俄道胜银行的主要股东之一,于是成立之初的华俄道胜银行就在此设址开业。到1907年,华俄道胜银行购得外滩15号原颠地洋行房产后,离开这里,于是这里又成为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的行址。(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东方汇理银行在上海的主要业务有发行钞票、存放款、贴现、汇兑、买卖证券、代理债券发行等。随著业务的发展,原来的建筑已不敷使用。1911年,该行将旧房拆除,重建新楼,1914年建成投入使用。新楼由通和洋行设计,华商怀盛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带有法国情调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外墙用长方形石块叠砌,勾勒出平整的线条,显得匀称与厚实。一楼中间为高大拱门,门楣饰以巨石刻成的一方涡漩图案。二、三楼贯以爱奥尼克立柱,使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均衡。二楼窗外有廊式阳台。整个墙面的窗框设计不尽相同,使均衡的立面透出一丝“寓动于静”的艺术效果。大楼顶部出檐较深,檐口饰以精致花纹,大楼内部地面与墙面都用大理石辅砌。营业大厅采用玻璃天棚,有很好的采光效果。解放后,东方汇理银行停业,1956年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改名东方大楼,长期为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现在通过置换,由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使用。[3]

建筑特色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高21.6米,3层,占地1236平方米,建筑面积2772平方米[1],钢筋混凝土框架,文艺复兴式建筑。立面构图采用三段体,花岗石墙面,表面上嵌有不少浮雕,包括门窗额、墙面最高处和柱头上。底层4扇大窗处理成为高大的拱门,钢窗装饰,拱窗之上均有雕塑。入口门廊有巴洛克风格的折断山花,圆形立柱列于两旁。二三层中部还有贯通的爱奥尼式柱2根。大楼内部,以大理石装修,楼梯居中,上有玻璃顶棚,营业大厅采光良好[1]

相关条目

视频

上海记忆之建筑百年——外滩建筑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