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白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白石镇地处闽浙两省三县(市)(泰顺、福安、柘荣)交汇处,辖1个居委会、21个行政村。104国道过境。系福安市北部山区农业重镇。面积65.76平方公里,耕地17689.13亩,13067人(2017) ,镇人民政府驻上白石村,经济以农业为主。[1]

历史沿革

上白石镇在1958年设上白石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建镇。1990年面积65.76平方千米,人口412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41人,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127个自然村,镇政府驻上白石村。1997年,面积120平方千米(原出处如此),人口2.5万,辖上白石、流尾、沙坑、前洋、里垄坑、坪庄、山头境、郑家山、东峰、佳浆、白石坂、财洪、南山头、松茂林、曹洋、西园、小洋、坑尾、姜家山、不老村、园潭21个村委会和白石居委会。

行政区划

上白石村街居委会

上白石村 辖槟树下、六条冈、秧濑坑、新洋、八斗界、燕坑、官垄头自然村;

流尾村 辖流尾、溪兜、坑口、坂头、下洋自然村;

园潭村 辖园潭、石人潭自然村;

沙坑村 辖沙坑、干头、洋坪尺、村里、里洋、横井、新厝、尾街、龙井头、渡头溪、后垄、竹柄头、周厝、岭头店自然村;

山头境村 辖山头境、老鼠兰、高乐坪、下竹山自然村;

前洋村 辖前洋、桥头厝、杨厝里、广厝里垄、顶头洋、坪路头、长家洋自然村;

白石坂村 辖白石坂、上冈、葫芦湾自然村;

佳浆村 辖佳浆、笠斗替、薛家宅、平头冈自然村;

财洪村 辖财洪、天都、下坪境、洋中、桥头、薛家垄、村洋、林下、狮子头自然村;

南山头村 辖南山头、大厝下、冈梁、五斗、上五斗、埼子岗、虎哨岔;

东峰村 辖东坑、仙宅、发堂、大湾、洋头𬇙埞、洋头岔、匏头丘、印丘下、春臼前自然村;

曹洋村 辖曹洋、坑边、后宅、后冈、游家洋、外厝坪、竹山自然村;

西园村 辖西园、山后自然村;

松茂林村 辖松茂林、小寅自然村;

坑尾村 辖坑尾、刘碧岭、南榜、下坑头、坑坪、戈洋、外戈洋自然村;

姜家山村 辖姜家山、山楼、外厝、里六条冈自然村;

不老村 辖不老、漈下、大路下、单丘、坑里、大路面、水瓮自然村;

小洋村 辖首洋、横兰、磺坑、上宅、葛藤湾、陈家楼、梧桐湾自然村;

坪庄村 辖坪庄、福来坑、牛池岭、天平自然村;

里垄坑村 辖里垄坑、直干头、棋盘坪、占西坑自然村;

郑家山村 辖郑家山、富垄、普山、冈后、里厝埕、里八都界、苏家宅、下漈坑、桥头面、上漈坑、林边、公路面自然村。

地理位置

上白石镇位于福安市北部,北纬27°12′~27°18′、东经119°4′10″~119°45′40″之间,

自然资源

全镇面积74.6平方公里,下辖22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3067人(2017) 。2006 年工农业总产值2.05亿元,财政收入428.25万元。上白石镇山多地沃,适宜发展茶、太子参、果、竹等经济作物,现有油茶园2万亩,茶园2.4万亩,各类果园8000亩,太子参5000亩。上白石镇水力资源丰富,全省五大水系之一的交溪穿境而过,已建有燕坑、沙坑、财洪等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3700千瓦,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交溪(上白石)水库电站正在勘测设计。上白石镇有着悠久的传统家庭手工业基础,历来商贸活跃,坪庄鞭炮、上白石漆筷、流尾猪苗等专业村远近闻名,商贸一条街日趋繁荣,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2]

特色物产

金观音

福建省茶科所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良种,遗传性状偏向母本铁观音。小乔小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多,发芽密度大且整齐,叶色深绿,芽叶色泽紫红,茸毛少,嫩梢肥壮,叶质尚柔软,持嫩性较强,产量高。春芽萌发期一般在三月上中旬,一芽三叶期在4月上中旬,扦插和种植成活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制优率高,制成乌龙茶香气馥郁鲜爽,滋味醇厚回甘,显韵味,适宜在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金观音,即以乌龙茶品种茶树按照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以"形重如铁、美似观音"的品质特征而享誉海内外 。

金观音又名茗科1号,1978-1999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200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2004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品质特点:金观音制作的乌龙茶,外形色泽砂绿乌润、重实,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汤色金黄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品质优异稳定。1996年获福建省名茶奖和优质茶奖,2003年获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艺术节暨凯捷杯茶王赛金奖。

采制工艺:选用对夹二、三叶嫩梢为原料,采用闽南乌龙茶制造工艺,经凉青→晒青→做青(摇青、凉青替进行)→堆青→炒青→揉捻→初焙→包揉→复焙→复包揉→干燥而成。

金观音制作的绿茶,外形色绿,花香显,味醇厚,制优率高。

采制工艺:鲜叶一芽一叶初展,采用机制工艺,经凉青(半萎凋)→杀青→做形→烘焙而成。

太子参

福安太子参在市场上还是有它的优势。已经在太子参市场摸打滚爬十余年的福安市上白石供销合作社主任郭杏光说:"2000-2001年度太子参行情的低落,跟贵州凯里太子参的发展不无关系。由于成本低、产量高的原因,凯里太子参的异军突起对福安太子参造成最直接的冲击。客观上说,福安太子参的质量在市场上算上乘的。这也是我们的优势,面对市场,福安太子参必须从提高产量、改良品种上入手。[3]

社会事业

经济发展

2008年全镇生产总值3.0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88亿元,二、三产业1.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6元。

基础设施

上白石镇二、三产业较发达,有着悠久的传统家庭手工业基础,历来商贸活跃,其鞭炮、竹制品的加工远近闻名,拥有上白石漆筷、流尾猪苗批发等专业村,同时由于104国道穿境而过的优势,运输业发展迅速,全镇共有60多部车辆跑中短长途的客货运输,并带动金融、邮电、饮食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