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龙亚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龙亚目(Pliosauroidea)指的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蛇颈龙目的一亚目。意思是“有鳍蜥蜴”,是种海生爬行动物,生存于中生代的侏罗纪与白垩纪。

上龙亚目属于蛇颈龙目,起初仅包括上龙科,但现在包括其他科与属。上龙类,与其真蛇颈龙类的近亲,还有整个鳍龙超目,都不是恐龙[1]

概述

作为蛇颈龙的后代,上龙亚目成为了三叠纪到白垩纪的顶级海生掠食者。它们的颈短头大,并且有着凶恶的双颚,可以袭击几乎与它们同体型的动物,就像鲨鱼或者杀人鲸那样,从猎物身上撕扯下大块的肉。它们很可能是独自捕食的,而且一定程度上会依靠嗅觉来追踪食物。在上龙亚目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偏好体型上的增大,并在6000多万年以后进化出了滑齿龙,那可能是地球上曾存在过的最大型的掠食者。

简介

相较于长颈部的蛇颈龙类,上龙类的特征是短颈部、长头部、体型大、呈流线型、行动快速且凶猛。上龙类是肉食性动物,长而强壮的颌部有多排锐利的牙齿,适合抓住少数、巨大的猎物。巨大的头部大部分是嘴部,上有巨大眼睛与一对鼻孔管,鼻孔管能够有直接的水中嗅觉,如同其他蛇颈龙类。它们与蛇颈龙类都使用四个巨大鳍状肢来游泳,四肢已演化成长、宽、强壮的鳍状肢,分别位在长型身体的四角。尾巴短而逐渐变细,可能作为舵使用,如同其他蛇颈龙类。它们可能对于深海环境适应良好。上龙类的身长介于4到10米。它们可能猎食鱼龙类或其他蛇颈龙类。

典型的属包括:巨板龙、克柔龙、滑齿龙、上龙、泥泳龙。化石发现于英格兰、墨西哥、南美、澳洲、接近挪威的北极地区。许多早期(三叠纪最后一期瑞提阶与早侏罗纪)的原始上龙类外表非常类似蛇颈龙类,所以过去分类于蛇颈龙科。

发现

在2009年10月26日,收藏家希恩(Kevan Sheehan)在英国西南部侏罗纪海岸(Jurassic Coast)发现长约2.4米的上龙头骨化石。专家推测,这块头骨属于一只身长达9米,重约5吨的上龙,乃迄今发现的上龙之中体积最大。古生物专家福里斯特说:“这块头骨化石的特别之处,不是在于其庞大体积,而是它十分立体,没有太大的变形”。

在2006年8月,奥斯陆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挪威发现一个上龙类化石。这个上龙类化石相当完整,是首次发现的完整上龙类化石。这个化石可能属于上龙或滑齿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发表。

在2002年,在墨西哥发现一个非常大型的上龙类化石,名为“Monster of Aramberri”。这个化石发现于La Caja地层,年代为启莫里阶。这个化石仅包含部份脊柱,头骨长度估计为1米,身长估计约6米。虽然新闻报道将这个化石叙述为滑齿龙,但没有研究可以确定。这化石是在1985年由一位地理学学生发现,起初被Hahnel误认为兽脚类恐龙。化石最初包含嘴部与牙齿,现已遗失。

部分下属

克柔龙属( Kronosaurus)

最大长度:10米

生活年代:早白垩世

化石发现地:大洋洲(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南美洲(哥伦比亚)。

在澳大利亚发现最早的上龙亚目化石产自昆士兰省,可追溯到19世纪。1990年在同一地区,养牛的牧场主们偶然间发现了另一组骨化石,就像树桩一样立在地上。结果,它们被鉴定为克柔龙,或者是一种相类似的动物。在已知的所有上龙目遗骸中,克柔龙化石几乎是最完整的。尽管克柔龙通常只比滑齿龙的一半大一点,但它仍然比白垩纪大部分的陆基掠食者都要大也要重,仅其头部就有2.5米长。

西蒙斯特上龙属( Simolestes)

最大长度:6米

生活年代:中侏罗世

化石发现地:欧洲(法国)、亚洲(印度)。

西蒙斯特上龙比巨板龙稍微大些,体型上更接近典型的上龙亚目动物:脖颈短,头部庞大,巨大的四肢像船桨一样。它的脖颈只有20节椎骨,比很多蛇颈龙都要少得多,但仍然比后期的上龙要多。它的双颚端部钝圆,看起来像有一个翘鼻子,下颚上长有6颗超大的牙齿,向上伸着可以将猎物刺穿。对待小型的猎物,西蒙斯特上龙会痛快地杀掉,而对待大一些的动物,它则很可能袭击一下之后先在远处绕圈子,一直等到猎物实在无力还击时才会再行动。这与鲸鱼的捕食技巧是一样的。

巨板龙属( Macroplata)

最大长度:5米

生活年代:早侏罗世

化石发现地:欧洲(英国)。

巨板龙是早侏罗世一种相当原始的上龙亚目动物,与其蛇颈龙目的祖先仍有很多共同点:颈部很长,有29节椎骨,而头部很小。在英国有两个可以追溯到1500万年前的化石标本,它们突出了上龙亚目的进化趋势:越晚期的物种,头就越长,身体也稍微大一些。总体上来说,上龙亚目的四肢也变得更大也更壮了,使其能够在水中奋力地追捕猎物。

滑齿龙属( Liopleurodon)

最大长度:25米

生活年代:晚侏罗世

化石发现地:欧洲(英国、法国、德国)。

滑齿龙一旦成熟之后,就异常巨大,除了自己的族类外,就没有可与之匹敌的敌人了。人们估计滑齿龙的长度在12米到25米之间,这些数字说明它的体重可能会超过100吨。这比抹香鲸还要大得多,而在现代追踪和攻击单只猎物的掠食者中,抹香鲸已经是最大的了。任何能大到足以引起其注意的海生动物都会是滑齿龙的食物。

尽管滑齿龙的身体构造完全适合开阔海域中的生活,但它还是可能会游到浅水域中去,在那儿它可以捕杀一些正在岸边觅食的恐龙。滑齿龙主要依靠视觉和嗅觉猎食,猛扑上去之后,利用一排空隙大又像匕首的牙齿将对方杀死。那些牙齿呈圆锥状,长达30厘米―霸王龙牙齿长度的两倍,从口腔的前部伸出来,而口腔铰接的位置在颅骨后部附近的某一点上―这之间的距离长4米。考虑到它的体型,滑齿龙应该能够游得极远,但它的繁殖行为还鲜为人知。在陆地上,它会像搁浅的鲸鱼一样孤立无援,说明它的繁殖方式可能是胎生而不是卵生。

视频

上龙亚目 相关视频

侏罗纪世界05:恐龙合体,变身暴虐霸王龙,对抗变异生物
白垩纪时期的恐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