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雄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雄乡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地处甘孜县城东部,东连炉霍县,南靠庭卡乡,西接斯俄乡,北同四通达乡毗邻,西距县城有30千米,东南距州府康定364千米,省会成都722千米。区域面积40.5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3109人。

民国,属霍尔麻书土司。1959年,设牧业乡。1962年,析置牧业公社。1978年,更名下雄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截至2020年6月,下雄乡下辖9个行政村。

2019年,下雄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1]

历史沿革

民国,属霍尔麻书土司。

1959年,设牧业乡。

1960年,划归雅砻江公社,设牧业大队。

1962年,析置牧业公社。

1978年,更名下雄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下雄乡辖德且一、德且二、德西、则色、下雄、打本一、打本二、然洛、阿德9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下雄乡下辖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茶错卡自然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下雄乡地处甘孜县城东部,东连炉霍县,南靠庭卡乡,西接斯俄乡,北同四通达乡毗邻,西距县城30千米,东南距州府康定364千米,省会成都722千米。 区域面积40.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下雄乡地处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东南缘)向山原的过渡地带。

气候

下雄乡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垂直气候特点明显。

自然灾害

下雄乡境内主要自然灾害为大风、冰雹、冰冻。雪灾每年都有发生,最严重的是2010年雪灾,造成牲畜死亡约1500余头(头、只、匹)。

人口介绍

2011年末,下雄乡辖区总人口2960人。总人口中,男性1835人,占62%;女性1125人,占38%;14岁以下367人,占12.4%;15~64岁2466人,占83.3%;65岁以上127人,占4.3%。人口均为藏族。2011年,人口岀生率0.7‰,人口死亡率0.17‰,人口自然增长率0.53‰。

2017年,下雄乡常住人口2765人。

截至2019年末,下雄乡户籍人口3109人。[3]

经济

综述

2019年,下雄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下雄乡畜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主。2011年,年末存栏牛23566头,马1517匹,羊2889只。

商业

截至2011年末,下雄乡有商业网点5个。[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下雄乡有乡中心学校2所,在校生185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下雄乡有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7人。

社会保障

2011年,下雄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0人,支出55.5万元。[5]

交通

截至2011年,下雄乡境内有甘孜东谷公路贯穿境内,境内长10千米。建设通村公路9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下雄乡因下雄部落名称而得名。"下雄"为藏语,意为东方之意。

风俗民情

夏卓:俗称"踢踏舞"。甘孜踢踏舞最先是由西藏传入的一种舞蹈形式。大约在300多年前由甘孜寺、 大金寺僧侣从西藏日喀则学回。最初其内容主要是以诗歌的形式赞颂父母、地方官和祈求吉祥等为主。夏卓传到甘孜之初由寺庙掌握,表演者皆为男性,一般都在每年秋季进行表演,后来流入民间后则无时间和性别的限制,踢踏舞表演,不限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百人,表演时舞者身着盛装但不佩腰刀,脚或腰部需挂1串响铃,以增添音响色彩。

羌姆:甘孜各教派的羌姆都来源于西藏。羌姆大约在公元八至九世纪传入。其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大鼓、钹、长号、海螺、法铃、唢呐等。击鼓是舞蹈中最为重要的节拍指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