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不要和你妈争辩

内容简介

孩子,虽然这是你的人生,但爸爸有一些经验,你最好早点知道。

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时间的礼物》作者巴克曼,首部非虚构随笔集。

写给儿子的人生避坑指南。

养娃路上不得不吐的槽,新手奶爸的抓狂瞬间。

好笑但有用的人生秘籍,守则一“不要和你 妈争辩”。

不成文的家长守则实在太多了,评论区贡献起来?

没错!还是你熟悉的那个巴克曼,温暖又睿智。


喜欢巴克曼的读者,对这本非虚构随笔集一定不会失望,还是那个熟悉的北欧治愈大叔,每一页都充满巴克曼特有的幽默、睿智、细腻和温暖。

随着孩子的降生,奶爸巴克曼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忙乱和困窘,人生从此围绕着便便和奶瓶转;追在孩子后面收拾一地鸡毛;牺牲个人时间都不算什么,被剥夺睡眠才是最大的痛苦。在此过程中,他记录下许多新手父母必然经历的抓狂瞬间。虽然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并主宰自己的人生,但爸爸还是有责任尽早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比如宜家,没有人在宜家吵架是因为宜家本身,一对夫妻在柜子上的分歧实际上关系到彼此的包容问题,所以“不要找一个爱你优点的姑娘,而是找一个能够包容你缺点的姑娘”。

比如商品,“一生之中我们会拥有无数东西,商品不能比人还重要,所以不要太依赖任何一个物品”。

比如男子气概,“真男人也可以坐下、闭嘴并倾听,在犯错误的时候低头承认错误”。

当然,“不要和你妈争辩”也是很重要的一条“生存法则”。

13篇文章,13条好笑但有用的人生秘籍,所有的喋喋不休都是为了“保护好你,远离生活的沮丧、坎坷和不愉快”。

作者简介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1981年出生于瑞典赫尔辛堡,以撰写博客和专栏起家。处女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在全球创下惊人销量纪录后,第二部小说《外婆的道歉信》再掀阅读狂潮,中文版已售出100万册。这两部作品与《清单人生》一起构成“暖心三部曲”,在中国读者中收获极高人气。基于真实生活体验创作的中篇小说《时间的礼物》,则探讨了时间与爱的关系。巴克曼的写作风格轻松幽默,十分擅长呈现微小的细节,对于如何催人落泪已自成一派。

《不要和你妈争辩》是巴克曼的首部非虚构随笔集,记录了新手奶爸的种种窘态和趣事,更重要的是分享了许多好笑但有用的人生经验和观点。

如今他和妻子及两个孩子居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原文摘录

我希望你懂得,“公正”是值得追寻的。永远不要把“追求平等”这件事错误地理解为两性之间的硝烟战争。我希望你懂得,女性值得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自由和机遇。我希望你懂得,大部分人想要的并不是被特殊对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我希望你能够比我更早明白这些道理。不要因为女性享有和你一样的机会,你就不为她们开门。有些人觉得追求平等和举止绅士自相矛盾,这时候你祖母会告诉你,这种想法是瞎扯淡。你祖父那一代人有太多讲不完的丰功伟绩,但若不是祖母们把一切照料得井井有条,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世界。 在为人父母之前的黄金岁月中,我们简直是世界上最自恋的一代人;而有了你之后,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从那一刻开始,我们随着你哭,随着你笑,因你呼吸而呼吸。察觉到这一点已经足够让人恐慌了。更恐慌的是我们还没准备好呢! 我们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好你。保护你远离生活的沮丧、坎坷和不愉快的恋爱。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到底在干啥——养孩子这件事就像是在瓷器店里开推土机一样。还戴着眼罩。还喝多了。踩刹车的那条腿还不好使。

书评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心理专家说:一个父亲爱孩子最基本的表现是,爱孩子的妈妈。

没错,当你生活在一个爸妈不论大小节日,都会单独出去吃饭约会甚至出国度假的家庭里,你一定能准确无误地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爱”。

看过一个小调查,生活在爸妈相爱相亲(甚至他们爱彼此胜过爱孩子)的家庭里的小孩,有多幸福。🙂

说起爱老婆典范,就不得不提到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这位北欧暖心小说之王,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宠妻狂魔。 巴克曼在他的新书《不要和你妈争辩》里说:

“总有人问我,遇到你妈妈之前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而我的回答是,遇到她之前我没有生活。”

2008年5月,天气热到爆炸,巴克曼赶往斯德哥尔摩郊外的一家宜家商场买家具,商场里的空调还坏了。那天曼联足球队在欧冠封王,作为资深球迷的巴克曼还因此错过了曼联的决赛。宜家的餐厅里只剩下白水,其他全都被喝光了。一个闻起来是廉价烟草的老太太用购物车怼了他的小腿。同时,他怀里抱着一个他见过的最丑的玄关灯。

就是这么一个糟糕的日子,却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因为第二天一早,巴克曼就和未婚妻签下了公寓租约,正式住到一起。 往后的日子和大多数人一样,小房子换大房子,两个人变三个人。

人们常说爱是找到让你生命完整的那个人,但这句话不一定对,因为完整意味着有序、没有罅隙、没有裂纹、十全十美,就像两块拼图精确地拼在一起。但现实中走到一起的两个人并不是这样的。 巴克曼是瑞典南方人,妻子则来自伊朗德黑兰。巴克曼身高一米八五,妻子身高一米五。

“如果把我放在天平一端,把两个她放到天平另一端,我这边还是会毫无悬念地沉下去。我双手插袋,步履沉重地漫步人生;而她载歌载舞。跳舞简直是她的人生至爱,而我连秒针的节奏都找不准。朋友们能说出我们的很多特质,但是相信我,没有任何人说过我和她是命中注定的一对。” 巴克曼将自己的故事写进了新书《不要和你妈争辩》中,通过自己的故事和孩子分享人生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告诉孩子什么是爱。

“你妈妈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跳舞。但她选择和一个无法陪她跳舞的人分享她的人生,从不担心她自己的安全。她选择了我。然后我们有了你。你爱音乐。当你和她跳起舞的时候……如果我只能选择一个瞬间,永永远远住在那个瞬间里,这就是那个瞬间。你和她共舞的瞬间。关于爱,这就是我能告诉你的一切。” 他还说——

“当你妈笑出声的那一刻,就是我觉得自己最男人的时刻。” “我人生中最大的成就除了给你贡献了一半基因之外,就是留住了她。”

如今的社会习惯性认为男人是坚硬冷酷的,父亲一定是一家之长,在孩子面前要维护所谓的“父亲的权威感”。


于是,在孩子的眼中,很少能看到爸爸对妈妈的宠爱呵护,对妈妈心声的耐心倾听,更别提在犯错的时候认错道歉了。


父母之间温情的缺失,让孩子们对“爱”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爱”这一课,是可以通过爸爸对妈妈的柔情,潜移默化给孩子的。


作为新手奶爸的巴克曼,从来不吝惜在孩子面前表达对妻子的疼爱。他真诚温柔且充满睿智地、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我们此生最应该深爱的人,就是你妈妈。其实这本书作为巴克曼出道以来,首部随笔集,写的并不全是他对“爱”的理解,正如书名《不要和你妈争辩》是巴克曼送给儿子的“人生避坑指南”之一,他还有很多对于这个世界的感悟分享其中。 一贯幽默治愈,金句频出的巴克曼传授给儿子了一些关于生活的真谛,比如:

关于善恶:永远不要沉默,不要别过脸装作没看到。不要把刻薄当作能力,不要把善意视为软弱。 关于原则: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善意,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强硬。 关于商品:一生之中我们会拥有无数东西,所以不要太依赖任何一个物品。 关于环保:地球并不是我们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下一代人手中暂时借来的。 关于平等:大部分人想要的并不是被特殊对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女性值得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自由和机遇。

初为人父的巴克曼在书里显得那么紧张,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自己的小聪明传达了错误的信息,比如他在动物饼干盒子上画了一副小小的肉牛解剖图,结果被他老婆连名带姓大吼: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有时候他又手忙脚乱,在超市尿不湿的大货架前踟蹰,最终给只有9天大的儿子买来了6-9个月的婴儿使用的纸尿裤。


“你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啥样!超市里有500种该死的纸尿裤!婴儿用品区简直比机场还大!我想找到你说的那种,但实在是太多了!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多纸尿裤!含香精的,不含香精的,有维尼熊的,没有维尼熊的,尼龙搭扣的,弹力的,裤型的,不像裤型的,抗过敏的,附赠电脑游戏的,免费送飞行里程的……”

但更宝贵的是,我们在这里,能看到一个男性视角里的“家庭”“亲子”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总会仰望爸妈,并且深信不疑地认为:父母都是超级英雄。


但所有的小孩,总有一天会意识到:爸妈并不是超级英雄。他们也会慌乱,也会疲惫,也会在第一次当爸妈的时候,措手不及,生怕做错了什么。

但即便如此,不论新手还是老手爸妈们,却还是一代又一代,竭尽所能地把自己知道的、有用的没用的、过时的超前的各种经验,一股脑儿地告诉孩子。

而这样做的本质原因只有一个:希望孩子能够成为比自己更好、生活起来会更舒适的人。

就像巴克曼自己说的:“我甚至都不期待成为‘好’父母,只要‘还不赖’就能行了,只要二十年后的心理学家嘟囔说‘这不全是原生家庭的错’,我就问心无愧了。”

但是请别忘了,这一切的第一步,是好好爱孩子的妈妈。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