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世界水电之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世界水电之都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宜昌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宜昌拥有长江清江等大小99条河流的重要河段,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是我国乃至世界水电资源最富集、开发前景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以宜昌城区为中心的方圆100公里范围内,已建或在建的有三峡、葛洲坝、隔河岩和水布垭等4座大型水电站。由宜昌各大水电站发出的电力,按1000公里输电半径,已经输送到南至广州深圳、东至上海江浙、北至北京天津、西至成都重庆,照亮了大半个中国,宜昌因此堪称“世界水电之都”。

同时,宜昌也是湖北省第一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第一个,中国第二个获得“世界可持续交通奖”的城市。

基本内容

中文名:宜昌

别称:世界水电之都

地理位置:长江中上游接合部

河流面积:13120平方公里

英文名称:Yichang

所属水系:长江流域

河长:5089公里

简介

2003年宜昌境内已经建成的水电站有400多座,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99.5万千瓦。到2009年全市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多万千瓦。

在以宜昌城区为中心的40公里半径内已经建成了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3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416.7万千瓦,年发电量196.5亿千瓦时;宜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机组),年最大发电能力约1000亿千瓦时。

宜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大水电基地,是全国供电能力最强、供电质量最好的城市。充足的电力、优惠的价格和稳定的供电质量,为外来投资者在宜投资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经济效应

丰富的水能资源和世界级的水电工程,为宜昌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2007年,宜昌综合实力保持全省第二位,实现生产总值820.9亿元,年增长15%;全地域财政收入164.35亿元,年增长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57亿元,年增长30%。工业经济实现增加值338.5亿元,年增长23.9%;利税237.61亿元,年增长47%;利润177.75亿元,年增长54.4%。

宜昌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0.36亿元,全市生产总值、区域财政收入、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湖北省同类城市首位。

国家实施三峡开发、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给宜昌带来了多重机遇。湖北省同时把宜昌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基地。宜昌市将牢牢把握这一最佳机遇期,力争“十一五”期末形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基本框架,实现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初步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和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努力走在中西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

评价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宜昌参观三峡工程后感慨万千:造奇工、利天下,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骄傲,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荣耀!在中国水电建设和长江水资源开发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大坝,都位于宜昌境内。水电已经成为这座滨江城市享誉华夏的闪亮名片。“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这是当代诗人郭沫若对宜昌的咏叹。[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