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世界社会论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世界社会论坛

中文名 :世界社会论坛

世界社会论坛(World Social Forum)是由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各国非政府组织发起,并由全世界非政府组织、知识分子和社会团体代表参加的大型会议。2000年6月,世界各地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决定在世界经济论坛举行的同时召开世界社会论坛。[1]

成立背景

世界社会论坛的宗旨

世界社会论坛成立之初反对经济全球化,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过分做法导致的灾难、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2003年1月举行的第三届世界社会论坛年会认为,世界社会论坛不应成为与世界经济论坛相对立的会议。如今,世界社会论坛更关注推动全球的社会发展。它与世界经济论坛最大的区别是更加开放,与会代表不管持何种立场与观点,来自哪个国家和阶层,都可以自由地讨论与当今全球化相关的任何问题。

世界社会论坛的议题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消除贫困、普及教育、保护弱势阶层权益、社经发展模式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债务、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和企业私有化等当今世界特别是非洲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等。

历届论坛

第一届世界社会论坛

2001年1月25日,首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阿雷格里港开幕,来自世界122个国家和地区的非政府组织代表30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免除第三世界国家债务、加收资本流通税、创建自由贸易协定的替代方式、农业家庭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二届、第三届世界社会论坛

第二届、第三届世界社会论坛也是在巴西阿雷格里港举行。在第二届世界社会论坛上,与会1.5万名代表着重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第三届世界社会论坛有近10万名代表出席。会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此外,会议还就民主和可持续发展,人权和社会平等,传媒、文化和反对霸权主义,政治权力、社会文明和民主,反对战争和促进和平5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

2004年1月,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印度孟买举行,近8万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以及全球化带来的不公正和不平等两个问题。

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

2005年1月26日,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南方城市阿雷格里港举行。共有来自135个国家的15万各界人士与会。在为期6天的年会期间,与会者就维护和平、消除贫困、普及教育、保护弱势阶层权益、新的社经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提出了350多项建议。根据社会论坛组委会的决定,2006年世界社会论坛年会将不像以往那样在一个城市举行,而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3个国家同时举行。

第六届世界社会论坛

2006年1月19日至23日,第六届世界社会论坛在马里首都巴马科举行。本届世界社会论坛分成3个部分,不再设立中心会场。这3个会场分别设在巴马科、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及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会议共组织了600多场各类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多名反全球化人士出席了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的大型非政府组织的会议。

第七届世界社会论坛

2007年1月20日,第七届世界社会论坛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年会全程均在内罗毕,这也是世界社会论坛首次把会场完全设在非洲国家。这届论坛持续6天,议题包括艾滋病、种族歧视、自由贸易、妇女儿童权益、减债和消除贫困等各种社会问题。

第八届世界社会论坛

第八届世界社会论坛并未在同一个地方举行,而是由全球上千个地方团体在世界各地举行,举行的时间在2008年1月26日前后几天,本届世界社会论坛也被称为"全球呼吁行动"。

第九届世界社会论坛

2009年1月27日,第九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北部城市贝伦开幕,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万名代表参加会议。这届论坛持续6天,议题包括金融危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第十届世界社会论坛

2010年1月25日,第十届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开幕,这是该论坛创建10年后第一次回到首次举办地进行。作为10周年纪念,本次论坛将举办主题为"10年之后:建设一个别样世界的挑战和建议"的研讨会,回顾世界社会论坛成立10年来所做的工作、发挥的作用、经验教训以及展望论坛未来的发展。次会议除了继续关注以反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外,环境问题也将成为热点话题。本次世界社会论坛将采用分散举办的方式,除了阿雷格里港之外,论坛本月底还将分别在巴西北部城市萨尔瓦多、非洲贝宁、西班牙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举办活动。而在阿雷格里港的研讨会及文化艺术活动也是分布在几个卫星城进行,预计有2万人参加。

世界社会论坛作为世界性的反全球化的运动组织,其参与者包括各个阶层的人,但主要还是来自于第三世界的反全球化力量。在"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这面旗帜下,论坛吸引了学者、女权主义者,土著居民、马克思主义者、劳工、农民、学生、无政府主义者、反战主义者、同性恋者、环保主义等。更为可喜的是,参加世界社会的人物中也不乏不少国家的政要,如巴西总统卢拉、葡萄牙前总统苏亚雷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法国3倍总统候选人以及6位内阁部长,克林顿政府顾问斯蒂格利茨等。由此足可以看出世界社会论坛的规格是很高的,而且由于这些重要人物的参与,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对世界经济发展和霸权主义的世界秩序必将产生重要作用,"新自由主义"发展理论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和批判。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