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这一培养高等农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背景介绍

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农业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这一培养高等农业人才的关键环节。2002年成立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将原隶属于农学院、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学院的26个实验室的人、财、物与教研室分离,按功能合并、重组、科学配置,依托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寒地黑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实验室、寒地蔬菜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组建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7个综合实验室,即农学综合实验室、植物保护综合实验室、园艺综合实验室、园林综合实验室、资源与环境综合实验室、植物学综合实验室、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室。该中心已获得各类教学奖励111项,其中教学成果奖37项、教学论文奖5项、教学质量奖19项、教学课件奖29项、教材奖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19项;1人被评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100篇;主编实验教材67部;各种科研奖励6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1项。发表科研论文1094篇,SCI收录33篇,出版专著120部;承担教学研究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9项,校级33项;承担科学研究项目410项,其中国家级121项,省级234项,市级及校级55项。2002年在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评估中“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获得优秀,在2004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认可和好评。

相关理念

教学管理体制由学科、教研室分管转为实验教学中心统管。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人、副主任4人。校长聘任实验中心主任,实验中心主任聘任各实验室主任及实验室人员。实验中心主任由学术水平高、热爱实验教学、管理能力强的正高职人员担任,全面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形成一支专兼结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相融,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爱岗敬业、勇于改革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

经过5年的建设,学校共计投入4 177万元,购置仪器设备2 134台件,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使用面积达到28 676?,仪器设备3 786台件,总值达2 820余万元,更新率为56%,承担129门实验课、495个实验项目的教学任务。承担的129门实验课中,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为121门,占所开设实验课程的93.9%。承担的495个实验项目中,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数为223项,占所有实验项目的45.2%。覆盖27个专业和方向,年学生人数达6 955人,年实验人时数达214 570人学时。实现了“统建统管、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了“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两个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可开展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及实践的系统教学平台;学生参与科研与生产实践,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生产实践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中心覆盖专业和学科面广,便于学科交叉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注重统一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

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创建一个管理机制健全、仪器设备先进、教师队伍雄厚、教学手段先进、教改成果卓著、教学质量优异的实验教学中心,使之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的、综合的、多功能的、开放性的、网络信息化[2]的实验中心。成为国内具有辐射作用的实验教学示范基地,为中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10种论文研究方法及其优势解析,搜狐,2023-08-04
  2. 网络信息化系统 ,搜狐,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