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北大学联合研究分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东北大学联合研究分部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启动“联合研究分部”建设,是在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体制机制方面重要创新举措。旨在通过设立联合研究分部,进一步完善国家研究中心的学科方向,布局重要材料类别及学科领域,吸纳和凝聚优秀科研团队,更好的承接国家重大需求任务。

机构简介

主要围绕材料腐蚀与防护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针对远洋、深海、深地、极地、微生物[1]、高温等环境特征,开展的腐蚀试验设备研制、材料腐蚀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耐蚀-功能性材料、新型防护涂层、腐蚀监检测等防腐蚀技术的原理与设计、制备新技术、性能提升及工程应用探索等方面取得突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轻金属表面处理、油气工业腐蚀与防护、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微生物腐蚀、高温腐蚀与防护等。

研究方向

(1)轻合金表面处理。

(2)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

(3)微生物腐蚀。

(4)高温腐蚀与防护。

发展历史

2019年8月21日,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联合研究分部”在沈阳揭牌。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联合研究分部”围绕材料腐蚀与防护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针对远洋、深海、深地、极地、微生物、高温等环境特征,开展的腐蚀试验设备研制、材料腐蚀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耐蚀-功能性材料、新型防护涂层、腐蚀监检测等防腐蚀技术的原理与设计、制备新技术、性能提升及工程应用探索等方面取得突破。未来5-10年内,将在基础研究方面做出国际先进的学术成果,应用研究方面能够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腐蚀问题,同时成为腐蚀与防护学科重要的人才培养[2]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轻金属表面处理、油气工业腐蚀与防护、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微生物腐蚀、高温腐蚀与防护等。

科研条件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研究中心”)作为我国首批建设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是在原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和已形成优势学科群基础上,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于2017年11月21日由科技部正式批准组建,并于2018年4月14日正式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国家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国家研究中心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为卢柯院士。

国家研究中心定位于创建国际先进的综合性材料基础研究平台,在已经形成优势学科基础上,进一步交叉融合,开展材料科技领域的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学科交叉基础研究。

国家研究中心将主要针对材料领域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引导材料科学发展,形成显着国际学术影响力;促进材料技术进步和材料品质提升,催生材料新技术,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将建立高水平开放共享研究平台及运行机制,营造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学术环境,凝聚和培育一批国际先进的材料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才,打造材料研究领域人才和技术高地。

参考文献

  1. 微生物概念 ,搜狐,2023-03-16
  2.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搜狐,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