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在东华理工大学前身太谷地质学校铀矿地质等实验室基础上发展而来。上世纪50年代中叶,党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伟大决策。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号召,解决寻找铀矿的技术人员问题,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于1956年6月创立太谷地质学校。1959年学校迁至邻近某特大型铀矿区的江西省抚州市,校名改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本科),1978年改为抚州地质学院,1982年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2002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2007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来,学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已成为我国核工业开路先锋、核燃料循环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7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核工业事业、核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发展历程

学校自办学以来,就特别重视普通地质、矿物[1]岩石、古生物地史、构造地质等基础地质实验室和铀矿地质、放射性找矿勘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放射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建设。是全世界唯一的专门从事核燃料循环工程和放射性地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高等学校,被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指定为铀矿地质和同位素水文学高级培训中心。2005年学校围绕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整合全校核地学实验教学资源,规划组建了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

放射性地质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基础地质实验室、铀矿地质实验室、地质信息处理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实验室、放射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实验室等六个功能实验室,辅助于杭州基础地质认识、江山区域地质调查、相山铀矿地质三个野外实习基地和地质博物馆,以及龙虎山、庐山、抚州温泉三个课间野外实习基地,以及鄂尔多斯、江西信江等多个产、学、研野外实习基地。系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中心主要承担资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和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等2个高职专业的实验、实习教学任务;协助培养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化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环境工程[2]等方向硕士专业及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任务。

近几年,通过国防科工委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国防科工委与地方共建、省级示范性硕士点等项目的建设,中心各功能实验室在实验教学手段、形式、内容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的形势下,中心将继续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放射性地质教学对专业教学的拉动作用,同时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在发展自身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放射性地质实验中心的同时,还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机构设置

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1名。实验中心采用专职、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中心专职人员由主要负责理论和实验教学的老师和主要负责实验教学和管理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组成。教师全部参加教学研究、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形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良好互通机制。核心骨干相对稳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兼职实验教师每学期由实验中心和学校共同择优聘用,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管理(技术)人员采用竞聘上岗机制,定期考核。不能胜任实验管理(技术)岗位工作的,由学校统一安排其他岗位。

本中心现有专职师资42人,队伍结构合理,学科优势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中心师资来自中科院、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等10余所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实验中心专职实验教学队伍结构比例如下:

(1)职称结构:正高级21人(50%):副高级9人(21%):中级10人(24%):初级2人(5%);

(2)学历结构:博士21人(50%):硕士16人(38%):学士5人(12%);

(3)年龄结构:55岁以上0人(0%):35~54岁31人(74%):35岁以下11人(26%);

(4)实验教师:实验管理(技术)人员10人(占实验中心总人数24%)。

中心还有兼职教师21人,其中包括江西省首批“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侯增谦教授、东华理工大学首位“东华学者”特聘教授吕庆田教授等。另外实验中心还聘请有多名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如钱七虎院士、赵鹏大院士、李德仁院士等。

参考文献

  1. 矿物是如何形成的? ,搜狐,2022-03-21
  2. 专业介绍 | 环境工程 ,搜狐,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