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莞市中医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莞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始建于1965年,是东莞地区唯一一家集医、教、研、康复和养生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中医医院。医院于1995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2012年、2019年分别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医院的评审,并于2020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医院是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综合卒中中心、南方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联盟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核心单位;是广东省第三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中医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消毒供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胸痛中心、广东省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5A级(最高级)单位。医院设有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东莞市骨伤科研究所等附属机构,是东莞市中医学会会长单位、东莞市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挂靠单位,东莞地区中药剂型改革中心,是东莞市骨科护理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东莞市中医护理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东莞市特殊专科(ICU、手术室、老年)护理培训基地,东莞市职业院校定点实习实训基地、东莞市唯一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基地。

医院现有总院和莞城分院两个院区,设有3个门诊部(总院中心门诊、莞城分院门诊、莞翠中医门诊)及1个制剂中心,正筹建东莞市中医院国医馆、东莞市骨伤科研究中心。医院占地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88张,其中总院955张、分院333张。医院2019年门急诊量17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4.8万人次。多年来位列“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

医技设施

医院现有员工172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25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4人,副高级职称180人;博士21人,硕士18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东省名中医4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人;东莞市科技领军人才1人,东莞市科技领军后备人才1人,东莞市特色人才1人,东莞市名医16人,东莞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7人,东莞市医学学科带头人12人,东莞市医学学科骨干80人;担任国家级、省级学术团体副主任委员28人次,常务委员77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0人;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的41人,副教授17人,讲师1人。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设有临床住院病区30个,其中内科病区12个、骨伤科病区8个。中医药内涵建设成绩突出,已形成国家、省、市重点专科梯队,现有国家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科、骨伤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科、骨伤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6个(骨伤科、脑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急诊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9个(肛肠科、治未病科、护理学、临床药学、儿科、老年病科、推拿科、外科、妇产科),广东省中医儿科重点建设单位1个(儿科),东莞市重点(特色)专科13个(骨伤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肛肠科、急诊科、肾内科、妇科、耳鼻喉科、中医护理、康复护理)。另外,医院治未病科是广东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单位。

名医传承

医院重视名老中医传承,积极引进唐祖宣国医大师名医工作室、沈宝藩国医大师名医工作室、禤国维国医大师名医工作室、陈纪言国之名医工作室、许尤佳名中医工作室、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团队、黄新胜教授名医工作室、董吁钢名医工作室,以及刘小虹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分工作站,有力促进了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的开展。现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3个(唐祖宣、沈宝藩、禤国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何炎燊、何世东、叶伟洪、刘石坚),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东莞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1个,开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5批,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6个,东莞市名中医师承项目22个。

中国医院历史

我国是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之一。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2]”,慈善机构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

视频

东莞市中医院 相关视频

2019年东莞市中医院宣传片
《守护》东莞市中医院微电影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历史,道客巴巴,2014-03-05
  2. 郑洪专栏:寿安医院,南都网,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