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风8型内燃机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风8型内燃机车(DF8),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内燃机车,由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设计制造,也是中国第一种采用16V280系列内燃机的大功率内燃机车。

背景

东风8型内燃机车是干线货运用内燃机车,其研制过程始于1970年代。1976年,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研讨了当时中国铁路牵引动力发展的方向和工厂研制大功率内燃机车的可行性及其选型,认定提高货物列车重量、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密度是铁路发展的主要技术政策,但当时铁路技术发展政策只建议发展180毫米、200毫米、240毫米三种缸径的内燃机,其他类型的内燃机不能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同年7月,戚墅堰工厂最终决定在没有上级计划、没有试制费用的情况下着手研制16气缸、280毫米缸径的大功率中速内燃机,及使用这种内燃机的大功率内燃机车

1977年3月,完成了内燃机单缸机和16缸机的全部设计图纸。1979年5月,首台16V280型内燃机样机在戚墅堰工厂组装完毕,于1980年10月和1981年12月分别完成标定功率为4500马力(3310千瓦)的100小时型式试验和360小时台架耐久试验,当时铁道部专家组考察戚墅堰工厂后,评价"280内燃机是戚厂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大功率内燃机零突破的母体"[1]。在配套新型牵引电机机组尚未出现的情况下,这台内燃机样机完成型式试验后被装用于东风4型0267号机车,并于1983年初起在沪宁铁路进行实际运用考核。

研制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正式向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下达了东风8型大功率内燃机车的研制任务,车型代号为DF8,并列入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机车研制指标为在平直道上牵引定额4500吨的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可达到80公里/小时,满足铁道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关于列车重量和行车速度的要求。1982年12月,在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永济电机厂的合作下,东风8型内燃机车完成总体设计并开始进行试制。首台机车(DF8-0001)于1984年10月完成组装,并于同年12月配属上海铁路局南翔机务段,在沪宁铁路进行运行试验。

东风8型机车标称功率为4500马力,是当时中国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2],至1985年9月,为了充分发挥东风8型机车功率大的优势,铁道部将东风8型机车调拨到郑州铁路局信阳机务段,在京广铁路信阳广水之间的大坡度路段进行坡道起动试验、坡道牵引试验、正线牵引运用试验。至1986年4月,第一台机车完成15万公里线路运行考核试验。1989年2月25日,东风8型机车通过了铁道部技术鉴定。 截止1997年,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累计生产了141台东风8型内燃机车,其中首批41台配属于武汉铁路局武昌机务段,后100台配属于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机务段。

东风8型机车作为中国第一种装用16V280大功率内燃机的机车,对中国内燃机车发展有重要影响。从1980年代末开始,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又研制了16V280ZJA型内燃机,装用于一系列大功率内燃机车,包括东风9型提速机车、东风11型准高速客运机车、东风8B型25吨重货运机车、东风11G型提速机车等。

2010年8月初,首台东风8型机车由武汉铁路局武昌南机务段移送位于北京中国铁道博物馆保存及展示。

视频

东风8型内燃机车相关视频

近距离感受哈局牡段特有的内燃机车DF8启动时的强大气场
蓝色的DF8机车 牵引通勤车快速通过武汉长江大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