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丞相王公挽词·炎统中兴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丞相王公挽词·炎统中兴日》是南宋著名诗人喻良能的作品之一。

喻良能的爱国抱负和忘我忧民的思想,则集中体现在壮年任福州教授和越州通判时写下的《辇下言怀》、《治檄舟行五云门》、《题归宗寺》、《次韵木蕴之义乌道中》等诗作中。如"七载江湖饱问津","白发有人疑甲子",抒发辛苦和忘我;"乞得泮宫闽粤去","厚禄那能羡故人"写出淡薄名利;"路超绛关山梁险,奁隐金轮石镜明",突出锐意进取;"谁信尘埃倦游客,秋风还许杖黎行",极写自信人心。

丞相王公挽词·炎统中兴日

作者简介

喻良能(1120-?),南宋诗人,出生于浙江义乌,字叔奇,号锦园,人称香山先生。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后人因此称他出生地为"郎官里"。

陈亮说他:"于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辄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他的著作收入在《永乐大典[1]里。

宣和二年(1120年),喻良能出生在义乌高畈村一户奕世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喻葆光为当朝奉议郎,很有德行。

早年经历

喻良能, 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长兄良倚,弟良显、良材、良弼。时父亲"方游乡校",家业经营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良能读书时家境已中落。母亲有时只好变卖一点嫁妆,支付老师的薪金。

有一天,老师偕同一位友人到良能家里来作客,刚好家中缺钱,又没好菜招待。母亲就剪下自己的头发拿去卖掉,买回一条鲜鱼来款待。老师知道后深受感动,当着良能兄弟的面对其父亲说:"我不把你的儿子培养成材,决不罢休!"老师的专心尽职促使良能兄弟更加发愤读书,进步很快。良能与兄长良倚一起应试,一起进太学。几经拼搏,终于在绍兴二十七年(1157)同榜中进士。良倚被派往上虞县任主簿;良能任广德县尉, 负责地方治安。

时金兵大举南侵,社会动乱,盗贼蜂起。当时,他主管一县军事,任职镇东副提辖。任内曾三次捕获盗贼,县令给他赏赐,他坚辞不受,说:"家国有难,维护安定是我应尽的本份。"绍兴三十年(1160),喻良能调任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丞,主管文书、刑狱与粮食,辅佐县令办事。鄱阳濒鄱阳湖。上任伊始,他接连三月奔波在荒野山村,走访当地土著百姓,为国家催科征粮,替百姓调解纠纷。在任三年,他除恶扬善,使多起重大刑狱案件严明于法纪,名声大振。

个人著作

他著有《诸经讲义》、《家帚编》、《忠义传》20卷,诗文《香山集》34卷,收入《永乐大典》[2]

视频

丞相王公挽词·炎统中兴日 相关视频

古县城东北屏风山上。该观创建于宋宣和二年(1120),竣工于辽延庆初年(1124),故名延庆观
旷世奇书《永乐大典》 下落之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