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简称宋庆龄陵园、宋园,前身为上海万国公墓,是中国上海的公共墓地,有众多名人归葬于此,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290号、宋园路(因宋庆龄陵园而重新命名)21号。

该地现包含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纪念设施(主要为宋氏墓地、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等)、名人墓园(为中国籍名人的墓地)、外籍人墓园以及少儿活动区(包含上海儿童博物馆等)四个部分。

历史

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浙江上虞人经润山在上海西乡购地20余亩,筹建薤露园,民国三年(1914年)建成。民国六年,经润山之妻汪国贞在虹桥路南、张虹桥购地55.6亩,将原来的园地西移,并更名为薤露园万国公墓。

1956年迁葬虹口公园前,鲁迅曾葬于该地[1]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九月,该地由上海市卫生局接办,改称上海市万国公墓,为公营墓地。

文化大革命初期,万国公墓遭到严重破坏。上海的红卫兵毁坏了宋庆龄父母在万国公墓的墓地,而且推倒石碑把墓中的骸骨挖掘出来。宋庆龄听闻此事后极为震惊和悲伤,后来在时任总理周恩来的干预下墓地得以复原。 1973年,上海市民政局收回包括宋氏墓地在内的30亩土地,恢复万国公墓。1981年,万国公墓收回全部土地。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于北京;6月,宋庆龄安葬于宋氏墓地。198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正式建立。1982年2月,宋庆龄墓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宋氏墓地

万国公墓内的宋氏墓地系宋氏家族宋耀如、宋庆龄等人的墓地。墓地占地22穴,约145平方米。宋氏墓地购于1918年。1918年5月,宋耀如在上海逝世,安葬在此地。1931年7月,宋庆龄之母倪桂珍病逝。1932年8月,宋庆龄姊妹六人修建了宋耀如、倪桂珍的合葬墓。

外籍人墓园

万国公墓安葬的外籍名人有日本人内山完造及其妻子美喜子等人。韩国临时总统朴殷植、国务总理卢柏麟、代理国务总理申圭植等人原葬于万国公墓,现已迁葬韩国。

视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 相关视频

上海各界瞻仰祭扫龙华烈士陵园和宋庆龄陵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