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华大刀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大刀螳

中华大刀螳是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目,螳螂科,大刀螳螂属的一种昆虫,是全国性品种,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中华大刀螳的适应力很强,早在1896年就随同苗木一同引进到美国等地,并繁衍后代。

简介

中华大刀螳体长约7-9厘米,是生活在我国的螳螂类里最大的一种。身体呈绿色,即草色,也有呈褐色的。根据生活环境不同,颜色有差异。头部为三角形,复眼如铜铃般突起,触角较短,模样看起来倒挺吓人的。前胸长而且较大,前足随着前胸而不断调转方向。腹部要比胸部长,前后翅形状不统一。前翅窄,稍厚;后翅宽大,如同折扇一样折在前翅下面。一旦遇到敌人,中华大刀螳就会将头部侧转过去。接着将前足并列竖起,展开翅膀,采取攻势。对手们当然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剧集评价

成虫体大形,暗褐色或绿色。雌虫体长74-120mm,前胸背板长23-28mm;雄虫体长68-94mm,前胸背极长21-23mm。头三角形,复眼大而突出。前胸背板前端略宽,于后端,前端两侧具有明显的齿列,后端齿列不明显;前半部中纵沟两侧排列有许多小颗粒,后半部中隆起线两侧的小颗粒不明显。雌虫腹部较宽。前翅前缘区较宽,草绿色,革质。后翅略超过前翅的末端,黑褐色,前缘区为紫红色,全翅布有透明斑纹。足细长,前足基节长度超过前胸背板后半部的2/3,基节下部外缘有16根以上的短齿列,前足腿节下部外线有刺4根,等长;下部内线有刺15-17根,中央有刺4根,其中以第Th根刺最长。卵鞘及卵卵鞘楔形,沙土色到暗沙土色。长14-30mm,宽13-18mm,高13.5-19.0mm。由许多卵室组成。卵粒金黄色,长椭圆形,一端稍宽。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5-6龄开始长出翅芽。1龄若虫体长8-12mm,2龄13-15mm,3龄16-20mm,4龄21-26mm,5龄31-36mm,6龄41-56mm,7龄54-73mm。渐变态。大型品种。前翅膜质,前缘区较宽,绿色革质;后翅有不规则横脉,基部有黑色大斑纹。有褐色、绿色两种色型。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