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华茧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茧蜂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学名:中华茧蜂

界:动物界

膜翅目茧蜂科

茧蜂属爬行动物

中华茧蜂,为膜翅目茧蜂科茧蜂属爬行动物。 [1]

简介

中华茧蜂:别名茧蜂,为膜翅目、茧蜂科茧蜂属爬行动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山东。

体型较小,雌、雄蜂相似,但是稍有不同。头、胸部赤褐色,并胸腹节暗褐色或黑色。它是我国农业害虫重要的生物防治益虫。是水稻、甘蔗害虫常见的寄生蜂,寄生于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及二点螟、甘蔗小卷蛾、条螟。

科目分类:蜂类 生存环境:农田 颜色分类:黑色_黄色 居住环境:树栖 最大体型:0.4cm

性情分类:凶猛 寿命年限:1年 适宜温度:24℃±5℃ 食物饲料:寄生

中华茧蜂形态特征

雌蜂体长3.5-4cm。头、胸部赤褐色,并胸腹节暗褐色或黑色。单眼、复眼、触角及上颚齿黑色。翅半透明带淡褐色,翅痣及翅脉黑褐色。前足赤褐色,中后足大部分黑褐色。腹部背板大部分黑色。产卵管鞘黑色。体光滑,有强光泽,具细毛。上颚与唇基间有近圆形的口窝。无后头脊,单眼正三角形排列。单眼区稍隆起,触角约与体等长。腹部近纺锤形,第1背板狭长方形,第2背板最宽,以后各节背板渐短狭。产卵器粗壮,鞘与后足胫节等长。

中华茧蜂生活习性

成虫多在日中羽化,上午9时至下午4时最为活泼。

中华茧蜂饲养方法

人工可在室内可用米蛾及大蜡螟幼虫进行饲养,寄生蜂不产卵于裸露幼虫,须放在高梁或玉米秆内才行。预蛹期3-5天,蛹期5-7天。完成1代12-13天。

中华茧蜂雌雄分辨

雄蜂与雌蜂相似,但头顶及额黑色,后胸背板及并胸腹节黑色,其中央有暗黄色斑。茧圆筒形,小茧长6-8mm,径2-3mm,两端平截,质地密致,常5-6个结成紧密的一条,淡黄色或淡黄褐色。

中华茧蜂繁殖方式

羽化后立即交配。寻找到寄主幼虫后,即以产卵管刺入茎内,先分泌毒液使寄主麻痹,然后才在其上产卵。卵产于寄主幼虫体表,除头部外位置不定,卵多群集一处,一寄主上可多至24粒,但亦有记载可达40粒,一般每头寄生幼虫上只育出5-6头蜂。卵期1天,孵化后即在体外生活,幼虫发育很快,3-4天后即已成熟,茧结在寄主尸体附近。 卵生。

参考来源

  1. 中华茧蜂, 动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