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南大学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南大学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类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其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独立建制的“湖南医科大学机能室”。 1999年通过“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验收, 2002年6月进入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建设。2005年6月通过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的验收评估; 2006年被评为“国家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为中南大学校级 实验中心,独立行政建制单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日常行政管理隶 属基础医学院。

简介

中南大学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首批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机能学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并担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医学学科组长。现任中心主任由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生理学博士生导师秦晓群教授担任。实验中心为独立行政建制单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有院士[1]1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骨干教师博士学位获得者达90%以上,80%左右具有海外留学经历,90%以上教师主持过国家级研究课题,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的人员比例达100%。

详细介绍

历史积淀(1914-1998)

在1914年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湘雅医学院建校之初即成立生理、药理教学实验室,经数十年建设,形成了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涌现出如易见龙、周衍椒、叶雨文、潘世?等一代代名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率先应用示波器、二导记录仪等电子设备于机能实验教学,拉开了实验教学技术电子化改革的序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87年在世界银行贷款200万元人民币支持下购置了6套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带微机自动采样分析系统的生物信号记录系统,用于本科学生的机能实验教学,成立了独立建制的机能实验室,从而保证了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理)的部分实验教学中使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开展机能实验教学。

整合提高阶段(1998-2000)

1998年遵照国家教委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借湖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实验室“双基”评估的东风,原湖南医科大学将分属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理)的教学实验室与当时独立建制的机能实验室合并,组建新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购置了公用共享30套生物信号记录系统。在本科生的“三理”实验教学中全面推广使用计算机的生物信号记录系统,使实验教学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于1999年首批通过“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验收”。

实质融合快速发展阶段 2000-2006

2000年湖南医科大学合?入教育部直属中南大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湘雅医学院迁入新校区之后,进一步将原分散在不同学科的机能实验场地和仪器全部集中,形成了场地统一管理、仪器设备统一调配、经费统一使用、教学计划统一制订执行、专职人员统一管理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院校两级管理,基础医学院直接进行日常运行管理。承担全校医学类10个专业的医学基础课机能实验教学任务,形成独立的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 2002年6月中心被批准进入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建设行列。依托重点学科建设及国家“211工程”,“985振兴行动计划”等建设项目,先后投资760万元,建立了一套与医学、生物学系列课程配套的、集网络、多媒体[2]互动和电生理、心血管、呼吸机能实验平台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技术体系。2005年6月通过了“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的验收评估”。

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与相关学科和课程的建设密切联系、同步协调发展。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理学省重点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与教学改革适应的先进设备的纵深配置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后劲。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相关课程建设,三门相关课程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全部进入国家精品课程行列,同时还强有力地支撑了相应的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分属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 博士后流动站)。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目标起点不仅仅停留在设备和教学资源共享的这一初级层面上,而是向学科交叉、课程整合,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平台的纵深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中心自身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院士是什么级别?,搜狐,2023-03-27
  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搜狐,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