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来自sogou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前称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主要业务是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及房地产等。

中信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也是恒生指数成份股公司之一[1]。公司在香港注册,现任董事局主席董事总经理常振明

历史

收购泰富发展

中信泰富原名为泰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Tylfull Company Limited),1985年1月8日成立,1990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购入49%股权,并于1991年8月22日易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其最终控股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中信泰富于1991年收购大昌行集团约34.86%权益。大昌行集团于2007年10月17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直至2020年1月10日撤销上市止,中信泰富占大昌行已发行股本约56.60%[2]。1996年,董事长王军独自决定出让中信泰富18%的股份,签字时每股32元人民币左右,正式出让时股价38元左右,涨到58元。当时,被认为造成36亿元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最大的一次流失。2003年1月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6年,任深圳市朝向管理集团董事长。

2009年4月21日中信泰富以人民币19.8亿元将全部持有的北方联合电力20%权益转让给广东省粤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持有该公司51%股权,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即中信泰富收回大部分投资。

2008年投资外汇巨亏事件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突然发出盈利警告,指出为了减低澳洲西澳大利亚州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集团与汇丰法国巴黎银行,签订多份“累计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累计股票期权),但后因澳洲元大跌而亏损逾150亿港元,预计全年业绩将录得亏损。[3]翌日,中信泰富股价急跌55%,收市报6.52港元,跌8港元,跌至1991年的水平。

事后,董事总经理范鸿龄指荣明方涉及事件,已被调离财务部,接受降级和减薪的“纪律处分”。中信泰富亦因此向母公司中信集团要求注资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泰富副董事总经理是2008年10月突然离职的张立宪,但集团财务部之董事是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的女儿荣明方[4]

2009年4月7日,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搜查中信泰富的公司总部,调查公司在2008年投资外汇巨亏的事件。[5]2009年4月8日,荣智健及范鸿龄辞职,空缺由常振明补上。2017年4月,香港“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判决中国中信股份及荣智健等5人“从事市场失当行为”罪名不成立。

收购母公司资产并改名为中信股份

2014年4月16日,中信泰富以现金499亿元人民币(港币630亿元)(通过发行配售股份募集)及发行165.79亿股,每股价值13.48港元,涉及的金额为1,770亿元人民币(港币2,235亿元)新股的方式合共斥资2269亿元人民币(约2,865亿港元)收购母公司中信集团99%资产。中信泰富建议于收购完成后将中信泰富的英文名称“CITIC Pacific Limited”改为“CITIC Limited”,中信泰富的中文名称“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改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5月13日,中信股份与十五家战略投资者包括日资东京海上控股瑞穗金融集团,以及友邦保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淡马锡控股、中国华安投资、Qatar Holding 、中国人寿保险、中国信托人寿、东高投资、和荣投资、鹏涛投资、ICBC International Finance、富邦人寿、京投(香港)。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合计认购金额为395亿港元,相当于以每股13.48港元的价格认购约29.32亿股的拟发行股份。上述认购使收购完成后中信泰富的公众持股量比例超过15%,满足香港联交所批准的最低公众持股量。2,932,798,000

2014年6月17日,中信股份再与十家战略投资者以每股13.48港元出售396,762,000股股票,价格与5月13日所出售的价格相同。

2014年7月14日,中信股份再与中国烟草及正大光明以每股13.48港元出售623,156,000股股票,价格与5月13日所出售的价格相同。当中正大光明占249,033,000股,自2014年5月13日至7月14日合共出售3,952,428,000,当中包括出售予正大光明的249,033,000股。

中信泰富2014年8月25日宣布已经完成对母企中信股份的收购,8月27日起正式更名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ITIC Limited),9月1日起新中信港交所开始交易。至此,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团中信完成在港整体上市,

2015年1月20日正大集团伊藤忠商事将通过分别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正大光明投资有限公司斥资最多803亿港元(或104亿美元)入股中信股份,当中以每股13.8元,斥资(约为343.63亿港元或45.4亿美元)向中信集团购买持有的中信股份10%股权,共24.9亿股。紧接同以换股价13.8元,向正大光明发行33.27亿股可转换优先股,占扩大后股本11.79%,作价459.2亿元现金,但该批优先股连同先前所购入的股份,不可多于以扩大后股份20%股权。

2015年7月18日,中信股份以以每股13.95港元向雅戈尔配售8.59亿新股,相当于扩大后股本3.34%;,涉资119.86亿元

2016年3月11日,中信集团以31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370.8亿港元),向中国海外发展出售旗下121个分布于中国内地25个主要经济地区城市的物业项目,代价支付包括中国海外发展将以每股27.13港元发行约10.96亿股,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的11.11%,并占扩大股本后的10%和转让价值约61.49亿元人民币的物业资产作为对价,交易完成后,中信将成为中国海外发展第二大股东。

2017年1月10日,麦当劳中国公司向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凯雷集团和麦当劳联合组建的新公司,以最高20.8亿美元(约161.4亿港元)的总对价,出售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交易完成后,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1750多家直营餐厅将转为特许经营,期限为20年[6][7]

2018年6月11日中信股份旗下中信金属以约7.23亿加元收购加拿大Ivanhoe Mines19.9%股份

地皮

2015年5月13日,中信泰富以14.68亿元成功投得沙田市地段第605号住宅用地。

2019年12月18日,中信泰富以32亿元成功投得渣甸山大坑道135号住宅用地。

现有项目(香港)

子公司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www.citic.com. [2019-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2. 2007年年报 (PDF). 大昌行集团. 2008年4月7日 [2018年7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11月8日) –通过港交所网页. 
  3. 中信泰富盈利警告 (PDF). [2008-10-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5-31). 
  4. 董事及高级经理. 2007年年报 (PDF). 中信泰富. 2008年4月3日: 54–56 [2018年7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年11月16日) –通过港交所网页 (Chinese (Hong Kong)). 
  5. 证监促中信泰富 澄清主席去留. [2009-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1). 
  6. 20.8亿美元!麦当劳中国"卖身"了,今后还是那个味儿么?. [201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7. 中信控股麦当劳中国 洋快餐退出中国?只会更本土化. [201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