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金荣。本书内容包括大道厚德 天人和合,仁民爱物 立心立命,识心见性 见性成佛,全性葆真 羽化登仙,日月高悬 东方神韵等。

基本内容

书名: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

开本:16 开

平装:393页

条形码:9787109145900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45900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2.6x16.8x1.8cm

作者简介

孙金荣(1963-),山东诸城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文系主任。“1512”人才工程第三层次,首届“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咨询专家,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省委宣传部文化调研员,中国王维研究会、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员。参加完成国家规划课题5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等5项,主持在研国家重大委托研究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完成厅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6部。获山东省社科成果三等奖、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等10余项(独立或主持)。获国家辞书奖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社科成果一、二等奖等多项(参加)。多次应邀在国内外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主题演讲、文化交流。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内容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构建当代文化的宝贵资源。道德本位的伦理型文化特征、求和合作的思维模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代道德本位的法制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民族精神塑造、生态文明建设、人本文化建设、社会管理体系建立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孔孟儒学、老庄哲学,对当代世界人文精神构建、道德支持系统确立、市场经济伦理构建、民主政治建设、人类自然意识回归、宇宙自然认知、美学思想构建等,具有重要思想文化价值。中国佛教、道教,对当代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伦理观、人文修养、健身养性、文化产业、生命科学、中医药学等,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中国古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垂范,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对华夏民族精神建构意义重大。中国古代艺术、史学的当代认知与借鉴,科学技术史的当代启示,古代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及其当代借鉴,古代饮食的民族文化特征及意义,古代图书的当代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开发的当代意义、路径、模式、对策,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如此等等,既有理论研究价值,又有现实应用价值,有一定可实践、可操作性。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实现当代文化的科学构建与超越。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大道厚德天人和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绪论

第一节 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涵义与范畴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特质与当代文化特质的构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特质

二、当代中国文化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当代社会伦理构建

四、道德本位的伦理型文化传统与道德本位的法制社会构建

五、求和合作的思维模式与当代和谐社会构建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文化精神的建构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当代民族精神的塑造

二、天人合一精神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三、人本精神与当代人本文化建设

四、贵和尚中精神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五、礼治精神与社会管理体系的建立

第二章 仁民爱物立心立命

——中国古代哲学与当代思想文化构建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滥觞:上古哲学

第二节 孔孟儒学及其当代文化意义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当代世界人文精神的构建

二、孔子的礼学思想与当代社会行为准则的确立

三、孔子的中和思想与和谐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建立

四、孔子求真务实的天命观与朴素的唯物思维的形成

五、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环境的改善

六、孔子的道德文章思想与当代德政、德育、美育、文艺思想的构建

七、孔子的饮食观及其形上追求

八、孔子的伦理经济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九、孟子的恒产论、井田制与生产关系定位和社会秩序稳定

十、孟子性善论——人性生而平等的道德观的意义

十一、孟子仁政、民本思想与当代民主政治建设

十二、孟子的大丈夫修养与知识分子的品格养成

第三节 老庄哲学及其当代文化意义

一、老子宇宙本体论的核心“道”与自然奥秘的探索

二、老子哲学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与当代辩证思维

三、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观与天道平均、天道自然的天才理想

四、老子的道德观与当代道德建设

五、庄子的哲学观及其社会历史作用

六、高扬人的自然本性与当代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

七、时空的无穷性与人类对时空的探索

八、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与人类对事物的根本属性的认识

九、“天人合一”“因任自然”的自然观、人生观与当代人类的自然回归

十、反抗流俗的铮铮铁骨与离经叛道的文化性格的养成

十一、庄子的美学观与当代美学思想的构建

十二、《庄子》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与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

第四节 两汉儒学及其当代文化意义

一、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体系与安邦定国循规蹈矩的封建统治思想的确立

二、董仲舒儒学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五节 魏晋玄学及其当代文化意义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本末”说“贵无”论与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文学本体论的形成

二、“言不尽意”的认识论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三、“名教”出于“自然”与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探索

第六节 宋明理学及其当代文化意义

一、宋明理学发展概要

二、宋明理学积极的文化意义

第七节 唯物辩证的船山哲学及其当代文化意义

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物质不灭的科学思想

二、朴素的辩证法与推陈出新的发展观

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及其对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准确定位

四、知行相资以为用与实践第一的观点

……

第三章 识心见性见性成佛

第四章 全性葆真羽化登仙

第五章 日月高悬东方神韵

第六章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

第七章 博古通今化成天下

第八章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第九章 文治教化成圣成贤

第十章 五味相济饮德食和

第十一章 册典经国翰墨留香

第十二章 千古风韵万世流芳

第十三章 物一无文和而不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1]

参考文献

  1.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建道客巴巴网,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