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

《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内容简介:众多藏品首次披露于世,难得一见的古代玻璃饰品令人赏心悦目。精致典雅的版式设计,流畅通俗的文字阐述,将璀璨夺目而又让人“陌生”的中国古代玻璃饰品呈献在读者面前。让我们透过光怪陆离的玻璃世界,仔细品味中国古代艺术的真谛,探掘古代东北地区的文化底蕴。

图书信息

书 名: 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

作 者:修文明,修 雪松 

出版社: 安微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

ISBN: 9787539815640

开本: 16开

定价: 78.00元

内容简介

众多藏品首次披露于世,难得一见的古代玻璃饰品令人赏心悦目。精致典雅的 版式设计,流畅通俗的文字阐述,将璀璨夺目而又让人“陌生”的 中国古代玻璃饰品呈献在读者面前。

让我们透过光怪陆离的玻璃世界,仔细品味中国古代艺术的真谛,探掘古代 东北地区的 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修文明 1947年生于吉林省 松原市,现定居北京。著名的 古钱币鉴赏家和古代 玻璃器收藏家,有数十年鉴藏经验,在业内影响很大。现致力于中国东北史的研究以及东北少数民族古玻璃器的收藏,发表文章数十篇。

图书目录

东北古代玻璃器发展考略

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制作与演变

东北古代各少数民族文化 概说

东北古代玻璃器的制作与发展

古代玻璃器图谱

春秋至两汉

隋唐至 宋辽金

元明时期

清代

附表 东北 少数民族地区古代玻璃器 出土文物 简编

推荐

《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图文并茂,演绎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发展轨连,精心点评,全面解析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工艺、审美特点及珍稀程度;清晰的脉络,丰富的品类,详细的解说,倾情为您奉献一部中国古代玻璃器鉴藏与投资的珍贵宝典。

序言

《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一书付印前,作者邀我为之作序,我深感责任重大。目前,我所参与的国内第一个专题玻璃博物馆正在筹建中,工作之余读了《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初稿,认为更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国内对古代玻璃的收藏及研究。故写些心得,权充序言。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到处都保存着先民们生息繁衍、劳动开拓的印迹和丰富的历史遗物。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有力见证,同时也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其中,古代玻璃就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珍。我国古代有比较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为玻璃制造技术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冶铜过程中,人们得到一种绿色并含有玻璃成分的物质,逐渐发现这种物质具有美丽的色彩与光泽,进而用来制作各种饰物。中国最早有关玻璃的记载,应是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中提到的“璎琳”,另有“琉琳”“琉璃”“玻璃”等名称,而使用“琉璃”这一名词最为普遍。据考古研究,中国早期的玻璃制造大约产生于西周早期,主要用于装饰性的玻璃管、珠。魏晋南北朝之后,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传人中国,推动和丰富了中国玻璃制作技术的革新和品种。元明以后,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造办机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以往高贵的玻璃饰品也扩大了使用范围,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中国古代玻璃鉴赏图录》一书以丰富的资料和600余幅珍贵的实物照片,为读者展现一个璀璨夺目的玻璃世界。在书中,作者对每件玻璃器物都详细地标注了其名称、流行使用年代、规格、生产制作工艺、个性化特征以及用途和珍稀度。其中许多藏品都是第一次披露于世,且部分藏品尚属孤品,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尤其是我们平时非常少见的明代玻璃花饰,在本书中也多有展示。同时,作者对明代玻璃饰品存世很少的原因也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很有见地。该书行文简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如果您能认真阅读此书,就会循着我国古代玻璃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玻璃的历史传承有进一步的了解,眼界顿开,受益匪浅。承蒙作者信赖,撰写此序,并祝此书顺利出版。[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