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古都北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古都北京

《中国古都北京》是一部文图并茂的北京历史文化的实录。它以翔实的史料和精美的图片,记述了北京50万年以来发生、发展,特别是作为元、明、清三朝帝都的演变过程,及其作为国际大都会的重要地位。本书在对北京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商贸、宗教等阐述的同时,重点介绍了每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园林、建筑及宫廷生活和市井民俗。本书既有全面系统的内容,又有文化艺术的价值,既有历史表述,又有国际视角,重现了古都北京的历史景象。

本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聚集了一流作者、一流摄影家、一流装帧设计师、一流编辑,通力协作,精心印制,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推出。

基本内容

中文名:中国古都北京

原作者:阎崇年

出版时间:2008年1月

书名:中国古都北京

页数:302页

开本:16

外文名:The City of Intellectuals—Beijing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978-7-80219-301-7

定价:480.00

品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语种:简体中文

作者简介

阎崇年,1934年生,山东蓬莱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满族史、清代史及北京史。

内容简介

“自秦始皇到清宣统,中国两千多年皇朝史,前一千年,政治中心在西安,其间东西摆动——秦都咸阳,两汉在西安、洛阳,唐在西安,北宋在开封;后一千年,政治中心在北京,其间南北摆动——辽上京在临潢(内蒙古巴林左旗菠萝城),金都先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后在中都(北京),明都先在金陵(南京)、后在北京,清都先在沈阳、后在北京。两千年中国政治中心,先东西摆动,后南北摆动,从而呈现出‘大十字’形变动的特点。”《中国古都北京》的言说“主角”自然是北京,但阎崇年先生却先从两千年来中国政治中心的“十字”摆动说起,抑扬顿挫,尽显名家风范。

目录

序言

引言

自然环境

石器初晖

青铜文明

燕都蓟城

北方重镇

三燕建都

辽代南京

金代中都

元代大都

明代北京

清代京师

民国北京

元、明、清年代表

北京历史大事年表

图版目录

后记

推荐

《中国古都北京》为精装本。

2008年是在北京举行奥运会的一年,这是千戴难逢的机会。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中华各族的同胞,地球上数以千万计的华人,或亲临北京,或关注北京。此时此刻,出版《中国古都北京》一书,是我们应尽的一个义务,也是应尽的一点责任。

后记

2006年8月20日晚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杨瑞雪社长、中央电视台高峰副台长,请我和立红在紫玉饭店吃饭。在聊天中谈及20年前出版的拙著《古都北京》,杨社长提出重新出版。并强调说,这本书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出版,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很愿意与热情知性的杨社长合作,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回到家里找出原书,勾起我回忆2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那是1986年春天的一个星期三下午,朝华出版社编辑马悦,突然来到我的办公室。她说要出版一本文图并茂的《古都北京》,邀请我撰写文字稿。

序言

我们奉献在尊敬读者面前的《中国古都北京》,是一部伟大东方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的文图并茂的历史实录。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北京的目光在关注世界,世界的目光也在关注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杨瑞雪社长,约我撰写《中国古都北京》。这在我平静的心湖中,有如谢灵运《山居赋》所云:“拂青林而激波,挥白沙而生涟”,引发了漫漫思绪,激起了层层涟漪。我想,撰写这本书很难,但又很有意义。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繁盛,人口众多。她的神经中枢和政治心脏——古都北京,如何以文图并茂的历史实录奉献给读者,并非易事。[1]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都北京道客巴巴网,2012-03-10